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 四个孩子和一个夜晚之小吕(节选) 汪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

四个孩子和一个夜晚之小吕(节选)

汪曾祺

小吕很快就对果园的角角落落都熟悉了。他知道所有果木品种的名字:金冠、黄奎、元帅、国光、红玉、祝;烟台梨、明月、二十世纪;密肠、日面红、秋梨、鸭梨、木头梨;白香蕉、柔丁香、老虎眼、大粒白、秋紫、金铃、玫瑰香、沙巴尔、黑汗、巴勒斯坦、白拿破仑……而且准确地知道每一棵果树的位置。有时组长给一个调来不久的工人布置一件工作,一下子不容易说清那地方,小吕在旁边,就说:“去!小吕,你带他去,告诉他!”小吕有一件大红的球衣,干活时他喜欢把外面的衣裳脱去,于是,在果园里就经常看见通红的一团,轻快地、兴冲冲地弹跳出没于高高低低、深深浅浅的丛绿之中,惹得过路的人看了,眼睛里也不由得漾出笑意,觉得天色也明朗,风吹得也舒服。

小吕原来在家里住。七月,果子大起来了,需要有人下夜护秋。组长照例开个会,征求大家的意见。小吕说,他愿意搬来住。一来夏天到秋天是果园最好的时候。满树满挂的果子,都着了色,发出香气,弄得果园的空气都是甜甜的,闻着都醉人。这时节小吕总是那么兴奋,话也多,说话的声音也大,好像家里在办喜事似的。二来是,下夜,睡在窝棚里,铺着稻草,星星,又大又蓝的天,野兔子窜来窜去,鸹鸹悠叫,还可能有狼!这非常有趣。张士林曾经笑他:“这小子,浪漫主义!”还有,搬过来,他可以和张士林在一起,日夜都在一起。

他很佩服张士林。曾经特为去照了一张相,送给张士林,在背面写道:“给敬爱的士林同志!”他用的字眼是充满真实的意思的。他佩服张士林那么年轻,才十九岁,就对果树懂得那么多。不论是修剪,是嫁接,都拿得起来,而且能讲一套。有一次林业学校的学生来参观,由他领着给他们讲,讲得那些学生一愣一愣的,不停地拿笔记本子记。他佩服张士林说玩就玩,说看书就看书,看那么厚的,比一块城砖还厚的《果树栽培学各论》。佩服张士林能“代表”场里出去办事。采花粉呀,交换苗木呀……每逢张士林从场长办公室拿了介绍信,背上他的挎包,由宿舍走到火车站去,他就在心里非常羡慕。他说张士林是去当“大使”去了。小张一回来,他看见了,总是连蹦带跳地跑到路口去,一面接过小张的挎包,一面说:“荷!大使回来了!”

他愿意自己也像一个真正的果园技工。可是自己觉得不像。缺少两样东西:一样是树剪子。这里凡是固定在果园做活的,每人都有一把树剪子,装在皮套子里,挎在裤腰带后面,远看像支勃朗宁手枪。他多希望也有一把呀,走出走进——赫!可是他没有。只是他并不老使树剪子,因此没有他专用的,要用就到小仓库架子上去拿“官中”剪子。这不带劲!“官中”的玩意儿总是那么没味道,而且,当然总是,不那么好使。净“塞牙”,不快,费那么大劲,还剪不断。看起来倒像是你不会使剪子似的!气人。

组长大老张见小吕剪两下看看他那剪子,剪两下看看他那剪子,心里发笑。有一天,从他的锁着的柜子里拿出一把全新的苏式树剪,叫:“小吕!过来!这把剪子交给你,由你自己使:钝了自己磨,坏了自己修,绷簧掉了——跟公家领,可别老把绷簧搞丢了。小人小马小刀枪,正合适!”周围的人都笑了:因为这把剪子特别轻巧,特别小。小吕这可高了兴了,十分得意地说:“做啥像啥,卖啥吆喝啥嘛!”这算了了一桩心事。

注:①鸹鸹悠即猫头鹰。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由于小吕热爱这份工作,很快他就对果园的角角落落都熟悉了,他不但知道知道所有果木品种的名字而且准确地知道每一棵果树的位置。

B.到了夜晚,小吕睡在窝棚里,铺着稻草,数着星星,又大又蓝的天,野兔子窜来窜去,鸹鸹悠叫,还可能有狼,住在窝棚里对小吕来说实在是太可怕了。

C.小吕非常开心,路人看见他经常轻快地、兴冲冲地弹来跳去,小张一回来,他也是连蹦带跳地跑到路口去。他开心,看见他的人也开心。

D.小吕佩服张士林能“代表”场里出去办事,例如采花粉呀,交换苗木,推销产品,给林业学校的学生上课呀等等,他就在心里非常羡慕。

E.本文用诗意的笔调,用散文化的方式,在从容淡定的叙述中,传达了一种温馨美好的人生意味,表现了一个男孩初涉人生时的幸福和喜悦。

2.小说中的小吕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举例说明。(6分)

3.果园在小说中有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结合全文,请你从小吕对待生活和工作中的态度和方式谈谈你对现代人生活态度的看法。(8分)

 

1.B D 2.快乐开心(在果园中兴冲冲地跳来跳去),天真浪漫或心地单纯(喜欢在窝棚里住),好学勤劳(对果园的每个角落都熟悉,叫得上每种树的名字),对比自己厉害的人衷心佩服(佩服张士林)。(每点一分,例证一分,写出三点即可) 3.(1)是故事发生的地点,塑造出一个带有世外桃源气息的工作与生活的环境。(2)主人公的一切都紧紧地围绕果园展开,为主人公单纯爽朗的性格特征的塑造,营造氛围。(3)打造理想环境,塑造理想人物。(每点2分,注意要有分析过程。答出其中任何两点即可。) 4.快乐心态对待生活压力。淡化物质追求,满足内心的精神需求。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让心灵回归自然。等等。 【解析】 1. 试题分析:B这些对小吕来说都很新奇,这正说明他还是个孩子。D、无中生有,推销产品,给林业学校的学生上课呀。这些属于文中没有的信息,文中只是说一次林业学校的学生来参观,听他讲得好,拿本子记笔记。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小说人物形象。主要分析小说人物性格特点。此类试题要注意:能利用原文词语的,尽可能使用,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在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另注意不要漏掉答题点。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是为塑造人物形象,突显小说主题服务的。小说中的果园是人物活动的环境。是故事发生的地点。是作者有意塑造的美好空间。结合文本,我们可以作答。另注意作答时要有对作用的概括,还要有结合文本的分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本题为开放类试题要求我们根据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谈出自己的人生启示。这里提醒小说给我们的主旨导向是积极向上的,小说人物给我们的人生导向与启示也应该是积极向上的。例如他给我们的乐观快乐,突出精神追求,乐于接近自然等。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而又何羡乎?《赤壁赋》

2.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氓》

3.每至晴初霜旦,                      ,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峡》

4.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5.问君何能尔?          《饮酒》。海内存知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潮平两岸阔,                         ,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1分)

鹧鸪天

北宋 苏庠

枫落河梁野水秋,澹烟衰草接郊丘。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

天杳杳,路悠悠。钿筝歌扇等闲休。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

1.词的上片怎样的情景?请试做简要描述。(5分)

2.“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表达出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每小题3分)

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迁郎中。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

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钟乘传至府。初视事,群吏环立请判牒。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诘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钟乃蠲①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

当是时,屡诏减苏、松重赋。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凡忱所行善政,钟皆协力成之。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振荒之外,以代民间杂办及逋②租。

其为政,纤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伪。置纲运簿,防运夫侵盗。置馆夫簿,防非理需求。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

初,钟为吏时,吴江平思忠亦以吏起家,为吏部司务,遇钟有恩。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藉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

钟尝丁③母忧,郡民诣阙乞留,诏起复。正统六年,秩满当迁,部民二万余人,走诉巡按御史张文昌,乞再任。诏进正三品俸,仍视府事。明年十二月卒于官。吏民聚哭,为立祠。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前后守苏者莫能及。(节选自《明史》)

【注】①蠲(juān):免除。②逋(bū):欠交,拖欠。③丁:遭逢。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会苏州等九府缺,皆剧地        雄:雄壮、雄伟

B.钟不省,左右顾问              佯:假装

C.非无仆隶,欲是报公耳          藉:借

D.诏进正三品俸,仍府事          视:主管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况钟刚正廉洁的一组是

①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

②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

③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  

④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

⑤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藉是报公耳。”

⑥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②③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况钟到苏州一上任,就采取欲擒故纵的策略,严惩那些豪强猾吏,痛斥贪赃枉法和昏庸无能者,使得全府上下大为震动,从此全都奉法行事。

B.况钟在苏州为政期间,办事周密,执政为民,不仅下大力气惩恶扬善,而且为老百姓减免赋税,深受老百姓的欢迎,老百姓把他当作神明看待。

C.况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吴江人平思忠对他有恩,况钟就多次拜见平思忠,深表谢意,对待平思忠礼节非常恭敬,并且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去侍奉平思忠。

D.况钟几次因故要卸任或离任,都被老百姓请求并经朝廷批准而继续留任,无论是前任还是后任,在廉洁奉公、勤政爱民方面,没有一个能比得上况钟的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5分)

(2)其为政,纤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伪。(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后面题目。(每小题3分)

中国历史上虽然没有出现类似埃及的“斯芬克斯”那样的人兽合体形象,但“人面鲵鱼纹”之类的艺术可以说与之异曲同工。有的学者认为,这一图形与《山海经·海外西经》所记轩辕之国“人面蛇身,尾交首上”完全吻合。赵宝沟文化中出现的鹿龙、鸟龙与野猪首牛角龙可以视为异兽崇拜的典型代表。多种动物功能的聚合,是泛神崇拜向多神崇拜的体现。这种异兽与人兽崇拜在《山海经》中也多有记载。比如《南山经》云:招摇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中山经》有“人面豺身,鸟翼蛇行”的怪物等等。 

这种异兽与人兽的崇拜时代,正是一个民族充满神话与幻想的时代。人们既没有理性的约束,也没有思想的禁锢,他们自由地面向自然,面向自身,面向过去,编织着民族的神话,激发起整体的创造欲望与创造意识。可惜的是这一进程在中国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异兽与人兽崇拜出现不久,就被社会化、历史化的神仙崇拜所代替。它们或者被打入十八层地狱,被嗤之为志怪神异不登大雅之堂;或者被硕学大儒们阉割,改造得面目全非。后者要么把对这些异兽或怪兽的崇拜看作历史传说,其通常做法是把它们降为人的祖神,把神话故事当作史实看待,构成一些虚幻的始祖以及它的发展谱系;要么对它们进行歪曲的解释,使其成为某种现实事件,从而成为构筑远古历史的基石。比如黄帝这个四面怪兽,被改造成为一个伟岸的人主。再如夔,在《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被描绘成“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的奇兽,但到后来却被改造成为尧(一说为舜)的乐正。 

在这种社会化、历史化的浪潮中,我们先民的崇拜与思维过早地被局限在某一框架内,个性未能充分地张扬,想象力受到了压抑,创造意识没得到充分的发挥。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我们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近年考古发掘资料表明,中国先民的主体在冰河后期约距今七八千年以前就逐渐超越狩猎和采集经济阶段,进入以锄耕、种植经济为主要方式的农业社会。农业生产中季节的简单循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平凡、呆板,使生产者的生活既辛苦、分散,又缺乏变化。这样,中国先民的性格理念便呈现出农业民族的特征:务实、厚重、本分,但拘泥、封闭、保守;表现在思维方式上则是“重实际而黜玄想”,多理性而乏激情,崇尚正统而卑视浪漫。那么,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作品也就可想而知,那些异兽、半人半兽的神性形象被抹杀,被历史化、社会化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一切不符合正统的、理性化原则的东西都会被改造、删削,都会随着历史的前进而消逝。 这一时期自然崇拜另一方面的变化是对土地崇拜的日益重视,祈年祭的内容开始凸显。所谓祈年祭,实际上就是土地崇拜,它是自然崇拜的高级形态。随着农业生产的出现,人们对土地本身的依赖越来越强烈,认为五谷粮蔬都是土地的恩赐,由此产生了土地崇拜。而对土地的崇拜仪式常与农事活动相关联,通常表现在播种前祈求丰收的仪式和获得丰收后的谢恩仪式上,这就是所谓的祈年与报功,这两点被后来的春社与秋社分别行使。(有删节)

《史学月刊》 2006年08期 《原始崇拜体系与中国文化精神的起点》作者:马新(山东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所)

1.对“异兽与人兽的崇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异兽与人兽的崇拜表现出的是多种动物功能的聚合,泛神崇拜向多神崇拜。异兽与人兽的崇拜时代,也正是一个民族充满神话与幻想的时代。

B.异兽与人兽的崇拜时代,人们不受理性的约束,不需思想的禁锢,自由地面向自然,面向自身,面向过去,编织着民族的神话,激发起整体的创造欲望与创造意识。

C.异兽与人兽崇拜出现不久,就被社会化、历史化的神仙崇拜所代替。它们或者被打入十八层地狱,被嗤之为志怪神异不登大雅之堂;或者被硕学大儒们阉割,改造得面目全非。

D.异兽与人兽的崇拜的最终表现是对土地崇拜的日益重视,祈年祭的内容开始凸显,随着农业生产,人们认为五谷粮蔬都是土地的恩赐,由此产生了土地崇拜。

2.对“我们先民的崇拜与思维过早地被局限在某一框架内”产生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所有不符合正统的、理性化原则的东西都会被改造、删削,都会随着历史的前进而消逝,所以,自然崇拜的高级形态,也就就是土地崇拜的过早出现,导致了我们先民的崇拜与思维过早地被局限在某一框架内。

B.因为人们把这些异兽或怪兽的崇拜看作是历史传说、降为人的祖神、当作史实看待等等行为,并对它们进行歪曲的解释,让它们成为现实事件,去构筑远古历史的基石。所以,我们先民的崇拜与思维过早地被局限在某一框架内

C.因为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先民的主体在冰河后期就进入了农业社会,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平凡、呆板,使生产者的生活辛苦、分散,缺乏变化,呈现出农业民族的特征。思维方式上多理性而乏激情,崇尚正统而卑视浪漫,使得我们先民的崇拜与思维过早地被局限在某一框架内。

D.因为中国先民的主体的个性未能充分地张扬,想象力受到了压抑,创造意识没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我们先民的崇拜与思维过早地被局限在某一框架内。

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历史上虽然没有出现类似埃及的“斯芬克斯”那样的人兽合体形象,但“人面鲵鱼纹”之类的艺术可以说与之异曲同工,所以,东西方文化在根本上是一体的,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

B.春社与秋社这种活动出现在农业社会,土地的崇拜仪式常与农事活动相关联,通常表现在播种前祈求丰收的仪式和获得丰收后的谢恩仪式上。所以社日农村祭祀的对象应当是土地神、五谷神等,祈求丰收、人畜平安。

C.如果我们的先民可以自由地面向自然,面向自身,面向过去,编织着民族的神话,激发起整体的创造欲望与创造意识,那么那些异兽、半人半兽的神性形象就不会被抹杀,被历史化、社会化。就不一定走向农业社会。

D.由本文可以推断出中国文化精神的起点,应当是土地崇拜,而不是异兽与人兽的崇拜,因为它们实在是太过短暂,不可能对中国后来的文化造成些微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个年轻人站在悬崖边痛不欲生。一位老者走过来问他遇到了什么麻烦。年轻人满脸忧伤地回答:“我不如别人活得有价值,我感到很自卑。”老者微笑着说:“一块金子和一块泥土,谁该自卑?”年轻人刚要回答,老者接着说:“如果给你一粒种子,去培养生命,金子和泥土谁更有价值?”年轻人恍然大悟,道谢离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