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每题3分,共9分) 微力量:微博彰显影响力 随着...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每题3分,共9分)

微力量:微博彰显影响力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微博在中国快速地发展和普及,大量传统媒体、政府机构、公私企业、公众人物入驻微博。随着微博对社会生活的日益渗透,微博充分彰显了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

长期以来,传统媒体一直身兼双重角色——信息中介者和议题主导者。受众作为信息传播的终端,对新闻信息的处置是完全被动的。微博的兴起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壁垒”,为普通公众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话语平台。这是一个“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的时代”。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定的技术知识和设备,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甚至成为“公民记者”。微博关于突发事件的报道已达到“秒互动”地步,它可在几秒钟内向用户报道事件实况,用户甚至可以不到1分钟就做出反馈,其实时性、现场感以及快捷性,超过了传统媒体。

微博在直接发掘新闻议题的同时,也从传统媒介那里“抢”走了部分议题设置权。目前国内正在形成一种新的舆论机制,即微博率先报道,传统媒体不断跟进,通过议题互动,共同掀起舆论高潮。2011年1月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某教授设立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仅开通10余天,粉丝数量达到16万多人,有1000余张网友拍摄的乞讨儿童照片被发布在微博上。截至3月8日,通过网上照片辨认,已发现被拐卖儿童6个,目前他们已被解救。

微博带来的改变已经不只是媒介传播方式的改变,而且是新闻传播主体的移位。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信息瞬息万变,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涌现;受人力、物力等条件的限制,任何传统媒体不可能在全国各地都设立分支机构,更不可能将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数量庞大的微博则不同,它散布世界各地,就像是无所不在的眼睛,可以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以一种旁观和参与兼备的姿态,注视和记录着身边发生的大小事件,并以更为多元化的观点和方式对事件进行传播和诠释。

作为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媒介节点,微博在用“微力量”改变中国媒介生态的同时,也见证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目前, 微博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数据中心调查报告显示, 微博用户使用微博发布信息、记录心情、消磨时光、结交朋友、拓展知识、讨论同感兴趣的话题、关注有兴趣的名人等。由此,微博延展了社交的网络,重塑了社会关系的总和。它甚至聚集民众的智慧与力量,通过关注来改变社会,微博的社会救助和社会公益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透视中国的“微博热”,碎片化的信息形式、裂变式的传播方式、日益深化的媒介融合,决定了微博的影响力及其发展趋势。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深化,越来越多的机构与个人入驻微博, 微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将更为显著。  (摘自《现代传播》2011年第4期)

1.下列有关微博“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壁垒’”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博的兴起可让普通公众从新闻信息的受众变为信息的传播者。

B.微博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比传统媒体更快捷更易抢得报道先机。

C.微博具有强大的直接发掘议题的能力并决定着公共舆论的走向。

D.微博可以一种更为多元化的观点和方式对事件进行传播和诠释。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微博直接对传统媒体的权威地位形成挑战,独特的优势使受众不再是信息传播的终端。

B.“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事件说明,微博已形成了新的舆论机制且对社会有所改变。

C.微博信息形式、传播方式决定了其影响力和发展趋势,它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D.微博成为了公众新的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它促进了社会的交往,对社会关系的总和进行了重塑。

3.对“微力量”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力量”是指由于微博的快速发展,伴随其对社会生活的日益渗透,微博充分彰显了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

B.数量庞大的微博像是无所不在的眼睛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比传统媒介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更快,更有力度和深度。

C.微博的社会救助和社会公益聚集了民众的智慧与力量,通过关注来改变社会,也延展了人们的社交网络。

D.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深化,微博热将持续, 微博的“微力量”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将更为显著。

   

1.C 2.D 3.B     【解析】 1. 试题分析:理解重要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的题型,是历年来高考试卷中对现代文阅读能力进行考查的 一个很重要的方式。有些考生拿到此类题有点茫然,或者答不到要点上,或者答非所问,或者答得片面不全等等。1、抓关键词语来答题;2、结合位置特点来答题;3、由浅入深,全面完整地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4、抓住句子的陈述主体来答题;5、抓住题目中的提示语或引导语来答题。C.“并决定着公共舆论的走向”错。文章谈到国内新的舆论机制时说:“微博率先报道,传统媒体不断跟进,通过议题互动,共同掀起舆论高潮”故应是微博对公共舆论有影响,但并不意味着决定。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必须在理解文句,分析文章内容,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 层层筛选,剥离出有效信息,获得充足可靠的依据,然后进行合理的推测,最后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想象。结合原文可知, A“直接对传统媒体的权威地位形成挑战”错,为外加信息;“受众不再是信息传播的终 端”也错,有违事实。B”已形成了新的舆论机制”错,不合文意。根据文意,应是微博的出现引起社会形成新的舆论机制,而不是“微博”本身。C“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错,不能必然地推断。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基本方法有:1.对概念的理解要以准确判断概念的本质属性为基础。2.对词语比喻含义的理解与确认要从分析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入手,寻找比喻的本体是正确解题的关键。3.对词语的引申义、临时义、隐含义、概括义的理解。4.代词指代意的确定必须紧扣上下文的内容,要注意指代内容有近距离指代,也有远距离指代。对有些指代性词语还应特别注意其前后指代是否一致,范围是否统一等。有时指代内容没有现成词语可供使用,需要对文章进行分析、归纳与综合。5.对词语的理解还需要了解一些语法知识,如构词法、词语或短语的结构特点等。结合原文,B 项中“更有力度和深度”错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部由第六代导演执导的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表现了主人公拒绝平庸、坚守梦想的成长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B.瑞典和芬兰研究人员最近发现某些癌症存在“基因开关”,这一成果有助于未来的癌症防治,但距离相应的药物的问世还需要很多年的深入研究。

C.近年来,我国在海外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汉语教学、汉语推广等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了汉语国际传播,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城市越来越受欢迎。

D.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重要标志之一”的3D打印技术,目前被各国艺术家用于复杂的中小型雕塑作品创作和按原比例缩小的概念模型制作。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文学艺术创造来源于生活,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为      创作而形成的。

②一辆运载盐酸的货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侧翻事故,交通、消防部门的人员迅速赶赴出事现场,并做出了紧急      

③保险丝是电路安全的报警器,当电路里的电流超过允许值时,保险丝就会     ,从而切断电源,保障线路和电器的安全。

A.原形   处置    融化     B.原型    处治    融化

C.原型   处置    熔化     D.原形    处治    熔化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订正    返聘    绩优股   焕然冰释

B.飙升    篡夺    口头禅   暗渡陈仓

C.融资    家具    掉书袋   雍荣华贵

D.桥墩    羸弱    撒手锏   错堪贤愚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闭(sè)    润(jìn)   沉(gě)    引高歌(háng)

B.清(dèng)  见(jìn)   邻(pí)    发难数(zhuó)

C.写(zuàn)  楚(qiào)  贵(zhòu)  封妻子(yìn)

D.画(bó)    商(fù)   提(qiè)    怏怏不乐(yàng)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鲁迅曾说: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而对于“现在”这一个题目,都缴了白卷,因为谁也开不出药方。所有最好的药方即所谓“希望将来”的就是。而台湾著名主持人、畅销书天后吴淡如说:活着需要一点耐心,活得久,才能站在山头,欣赏自己走过的崎岖山路。人的困境可能会持续很久,我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找些事做,然后等待转机。

面对现在的困境,我们究竟应该怎么看,又应该如何做呢?请你根据材料,结合自己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