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小题。 新晴 刘攽 〔注〕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小题。

新晴    刘攽 〔注〕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注:刘攽(1023-1089年),字贡父,一作赣父,号公非。与哥哥刘敞一同中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从此步入仕途。曾上书极力反对王安石变法,贬为泰州通判,后改为曹州知府。晚年任中书舍人

1.这首诗是描写哪个季节的景物?诗中哪些意象富于季节特征?

2.这首诗的第四句最富表现力,请你加以赏析。

 

1.夏日(2分)诗中富于季节特征的意象有“青苔”、“绿树”、“南风”(各1分)。 2.这首诗的第四句采用拟人表现手法(2分),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南风这位旧相识的顽皮可爱(2分),表现了诗人久雨初晴的欢悦和宁静恬适的心境(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根据诗歌大意“夏日初晴,诗人午睡醒来,只看到窗外的绿树和青苔。忽然一阵南风把房门吹开,又掀起桌上的书页,诗人说这是他的老相识,来偷偷访问他了。”可判断描写的夏季的景物,诗中富于季节特征的意象有“青苔”、“绿树”、“南风”。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后两句。诗人把南风写成是一个十分诙谐而又善于戏谑的老朋友,他偷偷地推开了门,闯了进来,还装作爱读书的样子,正不停地翻着书。诗人为读者种了一株诗苑“惹笑树”,令人读后忍俊不禁,发出爽朗的笑声。其实,这样写并非诗人首创,发明权当属唐人,薛能的《老圃堂》有“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李白的《春思》有“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诗人融薛、李诗句于一炉,经过锤炼锻造,又添上绝妙的“偷”字,表达效果远远超过了原作。这绝不是“偷”,而是创新。 而诗人在《致斋太常寺以杖画地成》中又用这一意境,写了:“杖藤为笔沙为纸,闲理庭前试草书。无奈春风犹制肘,等闲撩乱入衣裾。”可见,诗人对这一意境和这一手法是情有独钟。但相比较而言,还是“偷开门户又翻书”来得更自然亲切,也更有趣些。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张亢,字公寿,少豪迈有奇节。为应天府推官,治白沙、石梁二渠,民无水患。通判镇戎军,上言:“元昊喜诛杀,势必难制,宜亟防边。”因论西北攻守之计,仁宗欲用之,会丁母忧。元昊反,为泾原路兵马钤辖,累迁知廓州。初,亢请乘驿入对,诏令手疏上之,后多施用。会元昊益炽,以兵围河外,纵游骑钞麟、府间,二州闭壁不出。民乏饮,黄金一两易水一杯。徙亢管勾麟、府军马事。单骑叩城,出所授敕示城上,门启。既入,即纵民出采薪刍汲涧谷。然夏人犹时出钞掠,亢为筑堡置兵守之。其时禁兵皆败北,无斗志,乃募役兵敢战者,夜伏隘道,邀击夏人游骑。比明,有持首级来献者,亢以锦袍赐之,禁兵始惭奋曰:“我顾不若彼乎?”咸愿一战。亢知可用,始谋击琉璃堡,夜引兵袭击,大破之。战于兔毛川,亢自抗以大阵,而使骁将伏短兵强弩数千于山后。亢以万胜军皆京师新募市井无赖子弟,罢软不能战,敌目曰“东军”,素易之,而怯虎翼军勇悍。亢阴易其旗以误敌,敌果趣“东军”,而值虎翼卒。搏战良久,伏发,敌大溃,斩首二千级。范仲淹宣抚河东,复奏亢前所增广堡砦,宜使就总其事。诏既下,明镐以为不可,屡牒止之。亢曰:受诏置堡砦,岂可得经略牒而止耶?坐违节度,死所甘心,堡砦必为也。”每得牒,置案上,督役愈急。及堡成,乃发封自劾,朝廷置不问。蕃汉归者数千户,岁减戍兵万人,河外遂为并、汾屏蔽。亢好施轻财,凡燕犒馈遗,类皆过厚,至遣人贸易助其费,犹不足。以此人乐为之用。驭军严明,所至有风迹,民图像祠之。                                          (节选自《宋史• 张亢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仁宗欲用之,会母忧。            丁:遭逢。

 B.“我不若彼乎?                   顾:只是。

 C.夜兵袭击,大破之                引:带领。

 D.迁知廓州                         累 :屡次,多次。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张亢有智谋的一组是(3分)

 ① 驭军严明,所至有风迹,民图像祠之    ②势必难制,宜亟防边

 ③有持首级来献者,亢以锦袍赐之       ④因论西北攻守之计,仁宗欲用之

 ⑤使骁将伏短兵强弩数千于山后         ⑥凡燕犒馈遗,类皆过厚

 A.③④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①②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亢在琉璃堡之战,他先赏赐勇士,激起禁兵斗志后夜袭破敌;兔毛川之战,他巧诱敌军,最终取得了胜利,显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

B.在他守边期间,蕃汉回归的人很多,戍边士兵人数大为减少,人人都愿意为他效劳,百姓非常爱戴他,政绩突出。

 C.他预见到元昊反叛,及时提出西北攻守策略;元昊反叛后,他手写奏章,建议大多被仁宗采纳。从而看出张亢有政治、远见。

D.张亢也是一个胆魄过人,他单骑入城,解除州民忧患;后来为增建堡砦,搁置停修公文,因此他获得当地百姓的爱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时禁兵皆败北,无斗志,乃募役兵敢战者,夜伏隘道,邀击夏人游骑。   

(2)亢曰:“受诏置堡砦,岂可得经略牒而止耶?坐违节度,死所甘心,堡砦必为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人类文明的第一行脚印,是踩在湿漉漉的河边的。通过逐水而居,原始人获得了一种简朴然而充满希望的生活和初级生产方式,并对河流产生了亲和、依赖和畏惧,推动了人类想象力和终极观念的形成。

在很大程度上,人类早期文明又称大河文明。在黄河、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恒河、印度河流域,通过洪水周期性泛滥和引水灌溉,形成了最早的农业,并诞生了与之适应的科学技术、政治文化和社会分工。而且,通过河流,纷争不已的部落和相互隔膜的族群获得一种标志性的文化认同,产生了一种后来被称为民族凝聚力的文化倾向。在此基础上演化和提升的民族精神,形成现代民族国家的本土文化品格和深层意识形态;反过来,这些源于河流或在河流背景下生成的认同和倾向又进一步赋予河流以一种崇高品格,使河流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和传统文化的载体。河流的文化生命就这样产生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国战场上,国都沦陷,山河破碎,一曲悲愤雄浑的《保卫黄河》,却成为连接重庆和延安、前线与后方的共同旋律,成为超越所有党派的精神旗帜,动员起抗日救国的巨大力量。改革开放新时期,黄河作为民族摇篮,为成千上万的海外华人寻根问祖、顶礼膜拜提供了可知可感的实体和空间,成为凝聚民心、引领民气的“精神图腾”。

河流文化生命在于它的超越性。你可以通过河流的故事触摸一段历史,一个族群;你也可以通过历史的故事复活一条河流,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你甚至可以通过知识、经验和想象把河流和历史抽象成一种符号,赋予它更加丰富和充满变数的内涵。这时,河流文化生命就由超越性而获得了一种稳定的虚拟性,是各民族发生、成长和可持续繁衍的文化资源。

在地球景观中,没有什么比河流更神奇、微妙和难以穷尽的了。河流是最具运动性、可视性和永恒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有声有色、奔腾不息的河流焕发了所有大地景观的活力,激发了人类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自然情怀,产生了独特的河流美学,掀开了地球自然和生物史诗中瑰丽、壮美和绵长的诗意篇章。从中国的《诗经》《黄河大合唱》、俄罗斯的《伏尔加船夫曲》到美国的《老人河》,河流成为文学和文艺创作的源泉。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音乐和诗歌。不能想象没有河流滋润的人类情感和文学作品,就像不能想象没有文学和音乐伴随的河流一样。浩荡的巨川,湍急的洪水,柔美的溪流,神奇的峡谷,作为历史文化的空间载体,艺术创作的永恒母题,想象力的起点和极致,作为人与宿命搏斗的见证,在人文史上具有经久不衰的原初价值。河流不仅仅是经济资源、战略资源,还是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是全人类亟待保护的珍贵的自然遗产。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不仅仅是经济的可持续性,还必然意味着河流以及河流审美和文化价值的可持续性。

1.下列关于“河流文化生命”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河流与人类文明有着密切关联,正是河流使原始人类获得了简朴的生活和初级的生产方式。

B.人类早期文明的形成,都与大河有关,因此可以说大河文明就是人类早期文明的代称。

C.河流的活动和人类对它的利用,形成了最早的农业,和与之适应的科技、政治文化和社会分工。

D.源于河流或以河流为背景所生成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倾向,使得河流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民族凝聚力基础上演化和提升的民族精神,形成了现代民族国家本土文化品格和深层意识形态。

B.河流承载着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和民族的历史息息相关,也是一个民族可持续繁衍的文化资源。

C.《保卫黄河》超越了党派和地域,在抗日战争和改革开放时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

D.河流激发了人类的想象力和自然情怀,滋润着人类的情感,成为文艺创作的源泉,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流作为人类想象力的起点和极致,是艺术创作的永恒母题,在人文史上具有经久不衰的原初价值。

B.我们可以通过河流触摸历史,把河流和历史抽象成一种符号,赋予河流更加丰富和充满变数的内涵。

C.河流不仅焕发了所有大地景观的活力,而且还是重要的经济资源、战略资源和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

D.河流是人类珍贵的人文遗产,它激发了人类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自然情怀,产生了独特的河流美学,掀开了地球自然和生物史诗中瑰丽、壮美和绵长的诗意篇章。

 

查看答案

亲爱的同学,崭新的高中生活已经开始,六周的学习和生活一定为你留下了很多记忆。请自选角度,以“印象实验园”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注意不要出现真实班级和姓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填写你所得到的启示。(3分)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一个人右手举着300克的砝码,这时在其左手上放305克的砝码,他并不会觉得有多少差别,直到左手砝码的重量加至306克时才会觉得有些重,如果右手举着600克,这时左手上的重量要达到612克才能感觉到重了。也就是说,原来的砝码越重,后来就必须加更大的量才能感觉到差别。这种现象被称为:贝勃定律。

贝勃定律在生活中到处可见。有些人总抱怨朋友对自己不如刚认识时那么好了,其实这也是贝勃定律在作怪——陌生人给一点点关怀,我们都会感激不已;而亲人朋友无论怎样的宠爱,我们都可能视而不见或者觉得平淡如水。

贝勃定律告诉我们:作为被关爱的对象应该 

 

查看答案

请根据下列文字概括我国自主研发的磁浮列车的优点。不超出20字。(4分)

最近,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浮列车成功通过了室外实地运行联合试验。列车采用的是常导电磁吸引力控制悬浮原理,运行中列车悬浮8-10毫米,时速在80~160公里之间。由于磁浮列车是在路轨上悬浮行驶,没有轨轮的机械磨损,因此列车运行平稳而安静。据了解,与时速可达500公里左右的高速磁浮列车相比,这种中低速磁浮列车成本低,适合城市内部和市郊卫星城之间的快速运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