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就在昨天有数百名编辑记者,冒着一条条...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就在昨天有数百名编辑记者,冒着一条条淅沥的雨柱,卷起衣袖争先恐后地挤上了采血车,也当了一回新闻人物。

B.安倍晋三一上台就在外交领域采取了一系列动作,其中最为日本媒体乐道的就是“战略性外交”。

C.春分刚过,毛毛细雨下个不停,无声无息,无影无踪,却又无处不在,无微不至,悄然落到树上,躲在花上,藏进草丛……

D.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流失,对那些师资力量本就不厚实的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

 

B 【解析】 试题分析:A词语的适用对象不当:“淅沥”形容轻微的雨点、不大的雨声,不能形容“雨柱”。 B“乐道”喜欢谈论,即“津津乐道”。 C望文生义:“无微不至”形容待人非常细心周到,不可以形容物,而作者用“无微不至”显然是将它理解成“没有哪个细微的角落雨不会到达”。D词义误用:“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组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笔法娴(shóu),感情真挚。/文章如流水账,缺乏细腻的描写。/融感情于细节的描摩中,不作直接抒情,情感自然溢出。(均摘自作文评语)

B.贷款金额为叁拾肄万元,月底结算。/(zī)收订金伍百元,余款货到验收合格后十日内付清。(均摘自单据合同)

C.我们都是虫,可我是萤火虫。/励志学习,再接再厉。/被琐事(nián)住,忙得脚不粘地。(均摘自学生板报)

D.一期售(qìnɡ),二期将出,敬请期待。/领衔湖南,独占鳌头。/创意至上,虚位以待,欢迎报名。(均摘自招牌广告)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最美的风景,总在未曾到过的地方。

读过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题目。(12分)

新华网北京12月29日电 新华社评出2012年国内十大新闻,下面是其中三则:

(一)针对有关国家侵害我南海、东海海域权益的问题,我国展开了有理、有力、有节的斗争。4月以来,我国派出海监、渔政等政府公务船只、飞机对黄岩岛进行持续监管,并为我渔船、渔民提供管理和服务。9月,我国宣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海监、渔政船只、飞机连续数月来在钓鱼岛海域开展全方位例行维权巡航,实现巡航常态化。12月,我国向联合国提交东海部分海域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划界案,重申东海权利主张范围。在南海、东海问题上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昭示了我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的坚定信念。

(二)6月27日,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区域进行的7000米级海试的六次下潜试验中,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实现了我国深海技术发展的新突破和重大跨越,标志着我国深海载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使我国具备了在全球99.8%的海洋深处开展科学研究、资源勘探的能力。

(三)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在按计划完成建造和试验试航工作后,9月25日正式交付海军。在航空母舰问世将近百年之际,作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口最多的国度,中国终于拥有了自己的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后,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首型舰载多用途战斗机歼-15,顺利完成起降飞行训练。航母平台和飞机的技术性能得到了充分验证,舰机适配性能良好,达到了设计指标要求。

1.请为上述三则新闻分别拟写标题。(6分)

2.请从上述新闻中,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①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人口众多)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篇》)

②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五十七章》)

1.对治理国家,孔子、老子各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有什么相通之处?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请联系现实阐述你的理由。(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我们的功课是化学

王鼎钧

听我说,我爱看他们,爱看人,人的美,人的尊贵。鸟兽草木修炼千年也就是图个圆颅方趾顶天立地。我爱看邻人,我爱看陌生人,爱看仇人。人的名称,神的形象。动静举止原是画,喜怒哀乐原是戏,慢慢看啊,每个人都是风景。

听我说,我了解你的疲倦,一如打过摆子的人了解疟疾。怎能不疲倦呢,如果人是套在我们颈上的枷。如果人人似乎心怀叵测,连海波也是在搜刮天空。如果人不是可怕就是可恨。如果对平生的每一件善行都后悔。

我的疲倦在你之前。那时国内还在打仗。那时我看见一片瓦砾和插在瓦砾中的尸体。我觉得我的精力一下子被战争吸光了,浑身酸痛,肌肉可以随时压垮骨骼。那尸体本来是个医生,瓦砾本来是一所庄园。那人为什么要做医生呢,这里面有个故事。

故事里面主要的人物是一个绅士,和他的母亲。这位母亲忽然生了一个毒疮,流脓流血,痛彻心腑,以致她那孝顺的儿子寝食俱废,形容枯槁。

儿子经过再三斟酌,带着一袋银圆,到远方恭恭敬敬请来一位名医。医生看过患处,只管坐在太师椅上抽烟喝茶,沉默无语,文房四宝早就摆下,他竟视而不见。儿子陪坐一旁,不知道说话好还是不说话好,说话,怕打搅了他,不说,又怕冷落了他。他怎么还不处方呢?

做儿子的出了一头热汗,等到热汗变冷,头脑也清楚了。他吩咐仆老妇到内室去取出四个金元宝,恭恭敬敬朝着医生磕了一个头。他做对了,那名医生客客气气地写下药方,客客气气地告辞而出,(自然是带着元宝。)病家照方服药,那毒疮竟然好了!

做儿子的受了这个刺激,就去买一套一套的医书,就去访求一个一个的名医,把自己训练成一个医生。于是经常有吱吱呀呀的独轮车载着病人进庄园来了。吱吱呀呀的车声归去的时候,把他的名声传扬开来了。他救活了无数的人,没收过一文钱。

而老天给他安排的结局竟是如此!

而那个为他母亲治疮的医生下了如此的论断:“此人一死,谁也休想盖过我!”

那时,我站在废墟之旁,仰首问天:为什么会是他呢,为什么会是他呢!然后,我问,我能做什么?

人有善有恶,有正有邪。人有贫富贵贱祸福成败。依照列祖列宗所信所传,世上的富人,贵人,成功的人,有福的人,该是那些善良正直的人,邪恶的人应该相反。可是,等到他们亲身体察,我们才知道排列组合并不如此简单,它错综复杂,根本不能用耶稣和孔子留下的公式推算。尤其是战争来了,灾难最大,上帝逊位,圣贤退休,天伦人理都非常可怜。反淘汰比淘汰更无情,逢凶化吉要靠离经叛道,人人暗中庆幸自己倒也并非善类。从那样的时代活过来不啻是穿越了原子爆炸的现场,辐射线造成永久的伤害,表面上也许看不出来,暗中却深入心灵,延及遗传。

所以我们必须走出来。我们遭逢的劫难只是名称不同、时间不同。我已经修完了你正在艰难钻研的课程。你是昨天的我,我是明天的你。我们都有癌需要割除,有短路燃烧的线路要修复,有迷宫要走出,有碎片要重建,有江海要渡。

听我说,生活是不断地中毒。思想起来,我中毒很早,远在目睹战争之前。老师讲“伯道无儿”,说邓攸生逢乱世,为了救他的侄子牺牲了自己的儿子。他原以为可以再生一个儿子,谁知夫人始终不孕。于是他无子,于是他绝后。那时我就问,为什么会是他呢。来,听我说,我们现在要勇敢地面对多少多少的邓攸,各式各样的邓攸。人生的修养就是分解这种毒素。不要再加减乘除了,我们的功课是化学,不是数学。化!化种种不平,不调和,化种种不合天意,不合人意,化百苦千痛,千奇百怪。和尚为此一生打坐,把自己坐成吞食禁果以前的亚当。化!化癌化瘤化结石化血栓,永不留影逝者如斯。

听我说,历史有时写秦篆,有时写狂草,洞明世事练达人情就是两种字体都认得。人啊人,天意难如,人意难测,报恩易,而世人忘恩,报怨难,而世人记怨。人终须与人面对。人总要与人摩肩接踵。人终必肯定别人并且被别人肯定。人万恶,人万能,人万变,然而归根结底我们自己也是一个人。世上以芝兰比子孙,但他们宁要子孙不要草。世人以鹡鸰比兄弟,但他们宁要兄弟不要鸟。永远永远不要对人绝望,星星对天体绝望才变成陨星,一颗陨星不会比一颗行星更有价值。通宵赶路,傍山穿林,我情愿遇见强盗也愿不遇见狼群。

听我说,咱们同年同月同日找一个人烟稠密的地方去看人,去欣赏人,去和我们的同类和解,结束千年防贼,百年披挂。上帝为我们造手的时候说过,你不能永远握紧拳头。来,放松自己,回到人群,在人群中恢复精力

(选自《王鼎钧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有删节)

1.结合原文,谈谈你对下列语句的理解。(4分)

(1)我了解你的疲倦,一如打过摆子的人了解疟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是昨天的我,我是明天的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我说”在文章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是个怎样的人?结合全文,分析概括“我”的形象。(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结尾部分说“上帝为我们造手的时候说过,你不能永远握紧拳头。来,放松自己,回到人群,在人群中恢复精力”。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