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作文(50分) 在百度时代,什么样的学问似乎都变得不太重要了。为什么?因为没有必...

作文(50分)

在百度时代,什么样的学问似乎都变得不太重要了。为什么?因为没有必要。你在百度上搜一下关键词,一长串的东西全出来了——你记那么多干嘛?

对此你有何看法,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左右的议论文。

 

【解析】科技的发展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是生活的便捷,还是内心的缺失?这是最容易想到的一个立意。两个角度兼而有之,就看影响你比较深远的是哪一个了。是更注重便利的生活效率,还是会渐渐遗忘了某些曾经以为永远不会忘记的东西。引申下去,可以有几个角度。 1、人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性,不能过多的依赖外人外物。如果有一天他们/它们不见了,你该如何自处? 2、作为生活辅助而出现的东西,不能让他成为生活的主流,而疏漏了真正重要的。 3、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只有自己思考过,消化过的,才是自己的东西。从别人那里听来的看来得,一闪而过的,都不能算作自己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这一刻,如此_______”为题,横线上填上一个表心情的词语,写一段文字,至少要用一种修辞,着重突出横线上的词语,120字左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问题。(16分)

无限玄机

南帆

黑白两色的棋子盖在圆形的木盒里,无声无息地沉睡。然而,将这些棋子搁到棋盘上,它们就会像被施了魔咒似地活起来。黑白相间,一人一手,如此简单的设计将在棋盘上演绎出无数的故事。乾坤,天地,阴阳,——简单就是无限玄机的始源。幸亏围棋盘仅仅纵横十九道,如果棋盘没有边沿,是不是整个世界都要被卷进去了?世事如棋,这句话一点儿不假。

下一盘围棋绝非一件随随便便的事情。找一个相当的对手,来到一间清雅的厅堂,沏一壶浓茶,紧锁双眉,寂然凝思,经天纬地,勾心斗角。激烈的心智搏杀绝不亚于刀枪相向,终局数子的心情犹如大将军收拾旧山河。这么一盘棋可以不断品味,再三复盘,每一手的回忆都伴随着得意、懊恼、后悔、惊讶、愤怒、犹豫。当然,这种棋没法多下。王者的骄傲或者束手就擒的壮烈都有沉甸甸的重量,负担一局棋的精力以及心理能量得渐渐地积累。

围棋有一个文质彬彬的雅号:手谈。然而,不管如何礼仪周到,坐到棋盘跟前就是要争一个胜负。某些棋手即使处在极度劣势之中亦不轻言放弃。相反,命悬一线的局面反而激起他们的强大斗志。打破常规,冒险犯难;精密计算,妙手迭出;出其不意地漂亮一击,终于力挽狂澜于既倒。这些棋手常常被称之为“胜负师”。胜负的压力驱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启动心智,赢得逆转的机会。

胜负可能在另一些棋手那里成为莫大的负累。一着不慎,数十万奖金或者一辈子的英名就要泡汤,于是开始患得患失,不敢祭出新的招数或者放手一搏。权衡再三,他们多半还是要拐回熟悉的旧辙安全从事。所以,人们屡屡感叹“大赛无名局”。抛开胜负计较一身轻松,或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灵感,收获攻城略地的奇思妙想。我曾经赢过棋友一局。复盘的时候,我问他布局时的一着怪棋是什么意思。他一抬下巴,傲然答道:“我觉得下在那里富有诗意!”这种不凡气度迄今让我景仰。既存有胜负的责任心,又不拘泥于胜负而缩手缩脚,心态的平衡决定棋局的变化。渴望功名或者追慕散淡,入世兼善天下或者出世独善其身,这些问题何尝不是如此?“天翻地覆平常心”,这句话算不上深奥,可是,知易行难。

我已经到了不讲胜负的年龄 ,因而不愿意耗费太多的心思对付一个定式或者一个局部的计算。相反,退出棋盘想一想,时常会得到一些顿悟。一手棋并没有好与差的绝对规定,评价某一手棋必须考虑到周围全部子所形成的关系,这种思想给我的启示超出了许多术语纷繁的哲学著作。一个局部处理不好的时候,干脆扔开不下,静待时局之变,这种迂回背后是何等的气魄和智慧。尖、跳、罩、压,挖、碰、点、扑,围棋之中各种近身格杀的技术令人眩目。然而,围棋还有一个意味深长的术语:本手。老老实实本分的一手,常常消弭了眼花缭乱的聪明劲。这就是“大道”与“小技”的差别了。

围棋的手数多,一局棋两三百手不稀罕。所以,围棋让人心胸开阔,不必固执地逞一时之勇。棋手的全部实力分摊在每一手之中,初期的优势或者失误可能在漫长的行程之中一点点丧失或者扳回来。如同万米长跑一样,围棋的奇迹是一步步地积累起来的。孤立地说,四个黑棋才能围死一个白棋;然而,两三百手棋绕来绕去,寥寥的几个子就可能噎死一块大棋。

这就是围棋,它托得起整个人生。                             

(有删改)      

1.“退出棋盘想一想,时常会得到一些顿悟。”“这就是围棋,它托得起整个人生”着眼全文,分点概括表述作者为什么这样说。(每点不超过20个字,6分 )

2.简析第三、四段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表达效果。(6分)

3.对文章的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思维立于哲学高度,对棋道感悟深刻,有较强的思辨性。

B.由棋道联想人生,象征性的黑白两色棋子寓具体于抽象。

C.起笔开门见山,收尾干净利落,不累赘不拖沓。

D.由围棋闲雅从容氛围写到“即使在极度劣势之中亦不轻言放弃”,再写到“诗意”的对弈乃至“不讲究胜负”的境界,内容上逐段深入层层推进。

E.词语使用准确,句式运用自如,反映了作者思路的清晰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10分)

1.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

2.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           。(《滕王阁序》)

3.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陈情表》)

4.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亦崎岖而经丘。(《归去来兮辞》)

5.携幼入室,        。(《归去来兮辞》)

6.羽扇纶巾,谈笑间,         (《念奴娇  赤壁怀古》)

7.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定风波》

8.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9.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

10.薄雾浓云愁永昼,          。(《醉花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8分)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 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 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

雍陶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1.两首诗在抒发离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哪一种共同的情感?(2分)

2.两首诗都抒发了离别之情,所用表现手法是否相同,请作简要分析。(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12分)

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名终则讳之,字乃可以为孙氏。孔子弟子记事者,皆称仲尼。江南至今不讳字也。河北士人全不辨之,名亦呼为字,字固呼为字。

偏傍之书,死有归杀,子孙逃窜,莫肯在家;画瓦书符,作诸厌胜;丧出之日,门前火,户外列灰,祓送家鬼,章断注连。凡如此比,不近有情,儒雅之罪人,弹议所当加也。

《礼经》:“父之遗书,母之杯圈,感其手口之泽,不忍读用。”政(只)为常所讲习,讎校缮写,及偏加服用,有迹可思者耳。寻常坟典,为生什物,安可悉废之乎?既不读用,无容散逸,惟当缄保,以留后世耳

江南风俗,儿生一,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亲表聚集,致宴(燕)享。……

四海之人,结为兄弟,亦何容易,必有志均义,令终如始者,方可议之。一之后,命子拜伏,呼为丈人,申父交之敬,身事彼亲,亦宜加礼。比见北人甚轻此节,行路相逢,便定昆季,望年观貌,不择是非,至有结父为兄、托子为弟者。

                                                (节选自《颜氏家训·风操篇》)

【注】①归杀:也作回煞,旧时迷信谓人死之日若干日灵魂回家一次叫“归杀”。②厌(yā)胜:古代一种巫术,指以诅咒制服人或物等③。章断注连:上章以求断绝死者之殃染及旁人。注连,传染的意思。④杯圈:一种木制饮器⑤坟典:《三坟》《五典》的简称,泛指古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之后,命子拜伏            尔:如此     B.必有志均义   敌:敌对

C.儿生一                          期:周年           D.门前火           然:通“燃”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验贪廉愚智            均之二策,宁许负秦曲

B.寻常坟典              其视下也,亦是则已矣

C.儒雅之罪人           精思傅会,十年

D.亲表聚集,致宴享     置杯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3.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一个人的名和字是代表不同的意思的,名代表自己,而字则代表着这个人的德行,我们常说的“避讳”一般是指讳字。

B.在节选的文中,作者从“名字”“归杀”“废物”“试儿”“结拜”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对风操德行的一些看法。

C.作者认为“结拜”是不能随意为之的,结拜者要有共同的志向,而且,也要讲究一定的仪式,不能太草率。

D.本文节选自《颜氏家训·风操篇》,风操是指士大夫的门风节操。作者从传统经学出发,结合当时的实际,论述了对名讳、结交等流行风尚的看法。

4.下列文言语段中的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选自《孙子兵法·始计》

A.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B.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C.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D.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名终则讳之,字乃可以为孙氏。(4分)    

(2)既不读用,无容散逸,惟当缄保,以留后世耳。(4分)   

(3)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