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古诗文默写。(10分) 1.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古诗文默写。(10分)

1.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

2.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           。(《滕王阁序》)

3.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陈情表》)

4.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亦崎岖而经丘。(《归去来兮辞》)

5.携幼入室,        。(《归去来兮辞》)

6.羽扇纶巾,谈笑间,         (《念奴娇  赤壁怀古》)

7.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定风波》

8.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9.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

10.薄雾浓云愁永昼,          。(《醉花阴》)

 

1.徒以吾两人在也 2.川泽纡其骇瞩 3.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4.既窈窕以寻壑 5.有酒盈樽 6.樯橹灰飞烟灭 7.一蓑烟雨任平生 8.季鹰归未 9.赢得仓皇北顾 10.瑞脑销金兽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纡”“骇瞩”“皇天后土”“窈窕”“盈樽”“樯橹”“蓑”“仓皇”“销”。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8分)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 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 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

雍陶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1.两首诗在抒发离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哪一种共同的情感?(2分)

2.两首诗都抒发了离别之情,所用表现手法是否相同,请作简要分析。(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12分)

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名终则讳之,字乃可以为孙氏。孔子弟子记事者,皆称仲尼。江南至今不讳字也。河北士人全不辨之,名亦呼为字,字固呼为字。

偏傍之书,死有归杀,子孙逃窜,莫肯在家;画瓦书符,作诸厌胜;丧出之日,门前火,户外列灰,祓送家鬼,章断注连。凡如此比,不近有情,儒雅之罪人,弹议所当加也。

《礼经》:“父之遗书,母之杯圈,感其手口之泽,不忍读用。”政(只)为常所讲习,讎校缮写,及偏加服用,有迹可思者耳。寻常坟典,为生什物,安可悉废之乎?既不读用,无容散逸,惟当缄保,以留后世耳

江南风俗,儿生一,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亲表聚集,致宴(燕)享。……

四海之人,结为兄弟,亦何容易,必有志均义,令终如始者,方可议之。一之后,命子拜伏,呼为丈人,申父交之敬,身事彼亲,亦宜加礼。比见北人甚轻此节,行路相逢,便定昆季,望年观貌,不择是非,至有结父为兄、托子为弟者。

                                                (节选自《颜氏家训·风操篇》)

【注】①归杀:也作回煞,旧时迷信谓人死之日若干日灵魂回家一次叫“归杀”。②厌(yā)胜:古代一种巫术,指以诅咒制服人或物等③。章断注连:上章以求断绝死者之殃染及旁人。注连,传染的意思。④杯圈:一种木制饮器⑤坟典:《三坟》《五典》的简称,泛指古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之后,命子拜伏            尔:如此     B.必有志均义   敌:敌对

C.儿生一                          期:周年           D.门前火           然:通“燃”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验贪廉愚智            均之二策,宁许负秦曲

B.寻常坟典              其视下也,亦是则已矣

C.儒雅之罪人           精思傅会,十年

D.亲表聚集,致宴享     置杯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3.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一个人的名和字是代表不同的意思的,名代表自己,而字则代表着这个人的德行,我们常说的“避讳”一般是指讳字。

B.在节选的文中,作者从“名字”“归杀”“废物”“试儿”“结拜”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对风操德行的一些看法。

C.作者认为“结拜”是不能随意为之的,结拜者要有共同的志向,而且,也要讲究一定的仪式,不能太草率。

D.本文节选自《颜氏家训·风操篇》,风操是指士大夫的门风节操。作者从传统经学出发,结合当时的实际,论述了对名讳、结交等流行风尚的看法。

4.下列文言语段中的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选自《孙子兵法·始计》

A.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B.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C.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D.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名终则讳之,字乃可以为孙氏。(4分)    

(2)既不读用,无容散逸,惟当缄保,以留后世耳。(4分)   

(3)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每题3分。)

咸阳宫是秦的朝宫,秦王“听事,群臣受决策,悉于咸阳宫”。它始建于秦迁都咸阳初期,毁于秦末项羽之一炬,沿用百余年。其位置至今没有最终确定下来。刘庆柱先生认为咸阳宫在头道原牛羊村一、二、三号遗址一带;王学理先生认为咸阳宫大约在聂家沟到刘家沟之间的头道原上下,这与刘庆柱先生的看法区别不大;王丕忠先生认为咸阳宫在滩毛村以南的渭水北岸。笔者认为,咸阳宫在牛羊村北面的二道原上。

《三辅黄图》载:“始皇穷极奢侈,筑咸阳宫,因北陵营殿,端门四达,以别紫宫,象帝居。”北陵所指,系二道原更合理。二道原标高450-500米,比头道原高出约100米,二道原是这一带的最高处,因而才能“端门四达”,有如天帝的居处。六国宫室所在的“北阪”也在二道原,因为在怡魏等地发现了具有齐、燕等国风格的瓦当,所以大家对此几无异议,那么这些仿作的六国宫室数处在咸阳宫的周围是不是更合情合理呢?从建筑选址来说,把咸阳宫——朝宫——政治中枢放在二道原上,有借地势之高的取向,事半而功倍。这一带在西汉时期被辟为高祖长陵(含长陵邑)和惠帝安陵(含安陵邑)用地,营建帝陵及陵邑的取土量是可想而知的。我们探查秦宫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头道原上,没有专门做过这方面的工作,是应当改进的。

头道原为官署区。一号遗址的所谓“主体殿堂’室,面积为13.4× 12米,其它房间更小,室内地面为土质,涂以红色,看来是较简陋的,定为咸阳宫很不妥当。柏家嘴等地发现许多官营的制陶、冶炼工场遗址。

在头道原下是渭水北岸坡地带,南北宽约2公里,地势平坦,是咸阳的平民住区。在孙家沟等处分布密集的灰坑、陶窑、水井、陶水道和道路遗址,砖、瓦、瓦当、日用陶器、铜料、铜渣、铜钱等大量出土,足以证明渭北岸坡地带是平民居住区和市肆分布区。渭水从秦至今,在这一带向北推移是大家公认的,因而当时的闾里区比今大得多。秦始皇二十六年,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因而咸阳的平民居住区当很大,头道原以上及渭水以南绝无城市性质的平民居住区。如果把咸阳宫放在渭水北岸坡地带,从地理条件、安全防卫及政治取向等方向考虑其合理性都是很小的。

1.对文中涉及到的有关地理位置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北而南分别为头道原、二道原、渭水

B.西汉高祖长陵和惠帝安陵均在二道原上

C.发现官署的制陶、冶炼工场遗址的柏家嘴在头道原上

D.孙家沟在南北宽约2公里的渭水北岸坡地带

2.对作者某些观点或看法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是

A.从建筑选址来说,作为秦政治中枢的咸阳宫必须借地势之高以象征皇权的威严

B.秦灭六国后在咸阳仿作的六国宫室散处在咸阳宫的周围是合情合理的

C.判定头道原为官署区的主要考古依据是柏家嘴等地发现许多官营的制陶、冶炼工场遗址

D.头道原渭水北岸坡地带南北宽约2公里的地带是秦迁都咸阳后的平民住区和市肆分布区的一部分

3.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秦咸阳宫的地理位置,刘庆柱与王学理的看法基本一致,王丕忠不同意他们的看法,而作者所持的观点与他们三人均不同。

B.依刘庆柱、王学理的看法,则象征秦灭六国而仿作的六国宫室,其地理位置反而高出咸阳宫。

C.西汉时期在二道原营建帝陵和陵邑必然大量取土,如果针对这一点在二道原上进行考古调查或发掘,就一定会发现咸阳宫遗址被破坏的痕迹,从而证明咸阳宫应在二道原。

D.孙家沟等处分布密集的灰坑、陶窑、水井、陶水道和道路遗址,砖、瓦、瓦当、日用陶器、铜料、铜渣、铜钱等大量出土,足以否定王丕忠认为咸阳宫在滩毛村以南的渭水北岸的看法。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或人物形象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蕴华是高家的亲戚里面最美丽、最活泼的姑娘,是省立一女师三年级的走读生,在高家,人们都喜欢叫她“琴”。(《家》)

B.据说冉耕患了麻风病,不愿见人。孔子一直认为冉耕德行高尚,前去探望,从门外伸手进去握着冉耕的手,哀叹不已。(《论语》)

C.秦可卿死后,王熙凤受托来到宁国府理事,她早就盘算清楚了宁国府管理不善的五大病症,因此来后便因人治事,因事治人,对症下药。(《红楼梦》)

D.当伏脱冷看出拉斯蒂涅想往上爬时,便指点拉斯蒂涅追求维多利小姐,并说可以让他当上继承人,得到银行家的遗产,但前提是要付给自己二十万法郎作报酬。(《高老头》)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宁做凤尾不做鸡头”的职业取向下,基层和中小企业一方面急需人才,却难以寻觅;另一方面大量毕业生又聚集大城市,僧多粥少。

B.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纪念日,首相安倍晋三的表现令人侧目。他在讲话中回避就日本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的伤害作出反省,并在20年来首次没有发表“永不再战”誓言。

C.《伏尔加船夫曲》被这位歌唱家宽广的音域演绎得如此深沉壮丽,激发出国家大剧院中座无虚席的听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D.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过去中国大部分历史学家主要精力就用在这方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