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高三了,一位老师对工作很负责,教学水平也很高,只是有时作业布置太多,部分同学因此...

高三了,一位老师对工作很负责,教学水平也很高,只是有时作业布置太多,部分同学因此对他有意见。假如你是本班班长,该怎样向这位老师反映同学们的意见?该怎样做好同学们的工作?

要求:符合情境,语言得体,富有说服力。(4分)

1.你对该老师说:                           (2分)

2.你对同学们说:                              (2分)

 

1.(2分)参考示例:(l)(2分)老师,您的认真负责让我们敬佩,您的教学水平让我们折服,如果您的作业再少点,同学们会有更多的时间来消化吸收您所讲的内容,相信学习效果会更好的。 2.(2分)同学们,高三了,老师布置这么多的作业也是想让我们在高考前多练练,这么负责的老师,还请大家多多理解和包容,正所谓“熟能生巧”,相信大家会在反复的练习中取得进步的。 【解析】 试题分析:所组织答案必须符合情境,语言得体,富有说服力。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欣赏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做题。(6分)

满分5 manfen5.com

1.描述画面内容。(4分)

2.请用简明的文字揭示漫画的寓意。(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如此新锐如此保守

云也退

①我手机里一直存着个电话,“汪爷”。那是汪景寿,我向他问起他最熟悉的朋友之一。“你说马季啊,现在也少联系了。马季存了十多个自己写的新段子,他不想拿出来,等以后再说。”

②马季为何怠于抛头露面了?汪爷说,他厌恶如今的风气。属于马季的时代过去了,现在要办相声晚会,摄像机镜头四面八方扫过去,扫不到一个连鼓掌都透着整齐、笑容都透着幸福的观众席了。名义上马季依然是业内的项梁柱,但同行不见得真买他的账。他批评某著名相声演员的基本功有欠扎实,对方立刻表达不快,而且观众不管,他们不觉得这位相声演员说的《卖布头》是在糟践传统相声,他们确实被逗笑了,还赞许此人的段子敢揭露社会阴暗面。马季注定沉默,他不能接受这样的现实:世无英雄,难道刘、侯两位大师亲传的台风、手法、吐字,已经不如“揭露社会阴暗”更重要?

③在戏曲曲艺等“国粹”领域,“保守”是一种完全可以理解的倾向。马季认为,没有那些薪火相传的基本功,就不成其为相声;欣赏不了《报菜名》,把它混同于饶舌音乐.就难说是懂相声。祖宗的东西既成定格,往后的修补就只能在框架以内进行,不管什么内容的相声,都得讲究假痴不癫,讲究语气急转、卖关子、谐音谐义,讲究搭档的默契等等。观众不再奉一种规矩为正宗时,马季向媒体流露出对某些“新锐”的不屑。

④但是,记忆中的马季却从未落伍过,他用自己的方式开新,开得惊艳奔放,火爆热烈,生气勃勃。不论什么题材的相声,叙事与抖包袱都能在精巧的编织下透出文学作品一般的韵律,选句择词妙到纤毫,不容半分增减。马季相声中的美,早在一个据说只能孕育样板戏的时代就产生了。而且,他的才华可以轻易地突破“歌颂体”之类概念的束缚——去除掉蒙在外表的话语枝蔓,《桃源新貌》就是一段以制造古今话语体系的矛盾收获幽默效果的作品,《游击小英雄》则是儿童、成人、日本鬼子三套语言系统交织、穿插、碰撞而成的喜剧。只有功力深厚如马季者,在如此刻板的题材上亦能栽成幽默之花。

⑤正是一个力主“歌颂”的时代,最大程度地激发了马季的创作力——他的局限也正是他的力量所在。然而,这也铸就了马季晚年的困惑和受挫感:时代嬗变之后,他对观众不再有十足的把握了,他似乎不知道除了完美地演绎一个笑话获取台下的欢乐之外,还有什么稍高一点层面上的东西可以唤起观众的共鸣——而追求这种共鸣,却是马季这一代相声演员的内心自觉,且将其忠实地传到下一代。所以姜昆再也不可能演出《时间与青春》《我与乘客》《北海游》这样的作品,因为他只是在有限的若干年里,在“四化”“新长征”“劳模”成为流行语的若干年里,意识到一种为青年人慷慨指路的强烈需要——如马季当年背负的使命。

⑥当我打电话给汪老爷子时,完全想不到那将是我跟他的最后一次通话。我听到他那一声标志性的拖腔“喂——”时,完全想不到他只剩下不到半年的岁月,身后子嗣全无。马季比他的老友晚走不过9个多月,我与他毫无接触,对他的为人更不了解,只知道他晚近常偏居京郊习书法养性,但是我依然能感到他的存在。

⑦马季的困惑也是相声本身的困惑,一切宏大叙事的精神支柱瓦解以后,相声的衣食父母顿成乌合之众,而那些离经叛道的演员似乎在尝试又一轮的开新。反思这些问题,也许比计算相声界还剩几个大师有意义得多。不管马季是否大师,我都相信他不朽。他就在我心里,和汪老爷子在一起,和一个电话号码、一声戏韵十足的拖腔在一起。

(选自“南方人物周刊文丛”《最好的和最坏的都已过去》,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叙述某著名相声演员表演《卖布头》的例子,旨在说明传统相声艺术已完全不能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

B.马季晚年的困惑在于,除了演绎笑话以获取观众的欢乐之外,他几乎不能自觉完成从更高层面唤起观众共鸣的艺术使命。

C.姜昆再也不可能演出《时间与青春》《我与乘客》等作品,是因为他也为了迎合了观众的需要放弃了对青年人指路的使命。

D.本文以生动而丰富的细节,全方位系统地展示了马季的人生轨迹,主要表现了他对相声艺术传统的坚守。

E.作者赞同了马季在相声艺术上的“保守”观,批评了不重视基本功训练的相声演员。

2.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第⑤段“他的局限也正是他的力量所在”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3分)

(2)文章末尾的画线句有什么作用?(3分)

3.从文中来看,在相声艺术的追求上,马季的“新锐”和“保守”各有哪些体现?请分别概括作答。(6分)

4.有人认为艺术应当肩负“为青年人慷慨指路”的使命,有人则认为不需要。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6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6题)(6分)

1.淇则有岸,    。(《诗经·氓》)

2.    ,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3.   (3)天下云集响应,    。(贾谊《过秦论》)

4.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其一)》)

5.一去紫台连朔漠,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6.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7.    ,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8.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周敦颐《爱莲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云  来鹄

千形万象竞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1.请简要赏析“映水藏山片复重”一句。(4分)

2.有人认为“此诗看到了诗人针砭现实的锋芒”,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4分)

 

查看答案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5分)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孔子《论语·为政第二》)

注释:①孟懿子,姓孟孙,名何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