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6题)(6分) 1.淇则有岸, 。(《诗经...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6题)(6分)

1.淇则有岸,    。(《诗经·氓》)

2.    ,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3.   (3)天下云集响应,    。(贾谊《过秦论》)

4.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其一)》)

5.一去紫台连朔漠,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6.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7.    ,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8.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周敦颐《爱莲说》)

 

1.隰则有泮 2.绕树三隰匝 3.赢粮而景从 4.直挂云帆济沧海 5.独留青冢向黄昏 6.会挽雕弓如满月   7.三杯两盏淡酒 8.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凡有错字、漏字、添字之一者,该空不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隰”、“ 隰”、“ 赢”、“ 冢”、“ 亵”、通假字“景”等。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云  来鹄

千形万象竞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1.请简要赏析“映水藏山片复重”一句。(4分)

2.有人认为“此诗看到了诗人针砭现实的锋芒”,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4分)

 

查看答案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5分)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孔子《论语·为政第二》)

注释:①孟懿子,姓孟孙,名何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刘安世,字器之,魏人。登进士第,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咨尽心行己之要,光教之以诚,且令自不妄语始。调洺州司法参军,司户以贪闻,转运使吴守礼将按之,问于安世,安世云:“无之。”守礼为止。然安世心常不自安,曰:“司户实贪而吾不以诚对,吾其违司马公教乎!”光入相,荐为秘书省正字。光薨,擢右正言。

章悼以强市昆山民田罚金,安世言:“悖与蔡确、黄履、邢恕素相交结,自谓社稷之臣,贪天之功,侥幸异日,天下之人指为‘四凶’。今諄父尚在,而别籍异财,绝灭义理,止从薄罚,何以示惩?”会吴处厚解释确《安州诗》以进,安世谓其指斥乘舆,犯大不敬,与梁焘等极论之,窜之新州。

进左谏议大夫,有旨暂罢讲筵,民间欢传宫中求乳婢,安世上疏谏曰:“陛下富于春秋,未纳后而亲女色。愿太皇太后保佑圣躬,为宗庙社稷大计,清闲之燕,频御经帷,仍引近臣与论前古治乱之要,以益圣学,无溺于所爱而忘其可戒。”哲宗俯首不语。

后章悖用事,尤忌恶之。初黜知南安军,再贬少府少监,三贬新州别驾,安置英州。宣和六年,复待制。七年卒,年七十八。

安世初除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日:“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谴立至。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子诤臣,当捐身以报国恩。正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所之。”于是受命。年既老,群贤凋丧略尽,岿然独存,而名望益重。梁师成用事,能生死人,心服其贤,求得小吏吴默尝趋走前后者,使持书来,啖以即大用,默因劝为子孙计,安世笑谢曰:“吾若为子孙计,不至是矣。吾欲为元佑①全人,见司马光于地下。”还其书不答。死葬祥符县。后二年,金人发其冢,貌如生,相惊语曰:“异人也!”为之盖棺乃去。

(节选自《宋史·刘安世》,有改动)

【注释】①元佑:宋哲宗赵煦的第一个年号。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转运使吴守礼将之    查办        B. 陛下富于春秋        年岁

C. 章惇用事,尤忌之    憎恨        D. 金人其冢          发现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司户实贪而吾不以诚对/山东豪杰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B.吾当从汝所之/纵一苇之所如

C.啖以即大用/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默                   D.因劝为子孙计/吾今为之虏矣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悖父尚在,而别籍异财,绝灭义理,止从薄罚,何以示惩?”(4分)

(2)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谴立至(4分)

4.文末说“吾欲为元佑全人”,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刘安世身上所体现的“全人”特点。(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在我国北方,冬季通常采用集中供热的方式进行供暖。集中供热系统包括热源、热网和用户三个部分。热源主要是热电站和区域锅炉房,以煤、重油或天然气为燃料。工业余热和地热也可做热源。采取集中供热可以有条件地安装高烟囱和烟气净化装置,便于消除烟尘,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环境卫生。还可以腾出大批小锅炉房及燃料、灰渣堆放的占地,用于绿化,改善市容。然而,集中供热也有不足之处,如:一次投资费用大,运行费用高;无论是否需要,暖气始终全天供热;因楼层不同而造成温度不均,若遇到供暖偏热,居民只有开窗降温。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集中供热系统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居住者日益提高的对供暖舒适度的要求;集中供热也不能适应在规定的采暖期前后气温骤降的特殊情况。

相对于集中供热而言,分散采暖的规模可以小到分户采暖,也可以是整栋楼宇或整个小区。其供热方式也多样化,如家庭用的烧天然气的壁挂采暖炉,利用空气、水或土壤作为热源的各种热泵,各种太阳能采暖装置等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没有集中供热的我国南方地区,采用分散采暖方式的用户越来越多。分散采暖的优点是投资省、运行费用低、使用灵活,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等。我国南方地区宜采用集中供热和分散采暖相结合,因地制宜解决人民冬季取暖需求。

在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不管是集中供热还是分散采暖,节能都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采用新技术是提高集中供热和分散采暖效率的关键。对集中供热的热源部分,主要是采用高效低污染燃烧技术来提高锅炉的效率。对热网和用户端来说,都需要采用强化传热技术来增强换热设备的效率,同时减少输送蒸汽或热水的耗功。其中,新型折流杆热网加热器的传热系数比传统的折流板热网加热器提高25%,而流体流动阻力却降低25%,显著增强了热网的经济性。

对有条件分散采暖的区域应尽可能采用热泵技术和充分利用太阳能。热泵是一种热量由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的能量利用装置,就像水泵使水从低处流向高处一样,它可以从环境中抽取热量用于供热。热泵的供热来自两部分:一部分是从低温热源传到高温热源的热量,另一部分热量则由机械能转换而来。热泵工作原理与制冷装置相同,但热泵的目的不是制冷而是“制热”,即热泵以消耗一部分高品质的机械能为代价来“制热”。地下水、土壤、室外大气、江河湖泊都可作为热泵的低温热源。

利用太阳能采暖是太阳能利用的重要方面。如果将太阳能集热器获得的高温热水和地源热泵获得的中温热水混合起来给住宅供热,就可以同时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而且,白天太阳辐射强时可以不开或少开热泵,甚至还可以将白天多余的太阳能储存起来供夜晚使用。这种复合采暖系统将大大提高采暖系统的效率,降低采暖成本。充分利用分布式能源的特点和优势,将常规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结合起来,并根据我国南方地区夏季炎热的特点,实现热、电、冷三联供。这将是改善我国南方地区居民居住质量和提高现代化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集中供热系统中的热源包括热电站、区域锅炉房、工业余热、地热等。

B.分散采暖的方式避免了集中供热投资费用大、运行费用高、使用不灵活等缺点。

C.集中供热主要在我国北方使用,我国南方地区是集中供热和分散采暖相结合。

D.不管是集中供热还是分散采暖,都必须以节能和提高效率为核心。

2.下列对提高集中供热和分散采暖效率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用新型折流杆热网加热器代替传统的折流板热网加热器,是通过采用强化传热技术的方式来增强热网和用户端的经济性。

B.充分利用地下水、土壤、室外大气、江河湖泊等低温热源,可以通过热泵技术实现热量由低温物体到高温物体的转移。

C.混合通过太阳能获得的高温热水和通过地热能获得的中温热水,可以大大提高采暖系统的效率,降低采暖成本。

D.根据我国南方地区夏季炎热的特点,充分利用分布式能源的特点和优势,将常规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机结合,可以实现热、电、冷的三联供。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集中供热除了为我国北方居民提供生活便利,还可以改善卫生,绿化环境,美化市容。

B.分散采暖比集中供热更具有优势,这说明可以在全国大力推广分散采暖,逐步取代集中供热。

C.高效低污染燃烧技术、热泵技术和强化传热技术,都是提高效率、实现节能的新技术。

D.热泵通过消耗一部分高品质的机械能来达到制热的目的,这是运用了制冷装置的工作原理。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成都锦里民俗休闲街,是首座成都市以传统川西古镇为建筑风格的旅游休闲街区,它浓缩了成都生活的精华,充分展现了四川民风民俗的独特魅力。

B.中学生在对“名著”越来越无动于衷的同时,漫画、青春小说却颇受青睐,这究竟是现代的中学生越来越“肤浅”,还是“名著”真的离他们所处的时代越来越远?

C.围绕“中国的新未来”为主题的2013财富全球论坛即将在成都召开,这表明当前的中国西部,正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具潜力的新兴经济区域。

D.成都“油条哥”李刚,一年内进行了50多次试验,将油条中的铝含量成功降到16mg/kg,这在食品安全受到极大挑战的今天,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