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数学奇才华罗庚 无论研究数学中的哪一个分支,华罗庚总能抓住中心问题,并力求在方法...

数学奇才华罗庚

无论研究数学中的哪一个分支,华罗庚总能抓住中心问题,并力求在方法上有所创新。他反对将数学割裂开来,永远只搞一个小分支或其中的一个小题目,而对别的东西不闻不问。他将这种做法形容为“画地为牢”。他曾多次告诫学生:“我们不是玩弄整数,数论跟其他分支是有密切关系的。”在《数论导引》中,华罗庚首先强调的就是数学的整体性与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1945年,尽管华罗庚已经是世界数论界的领袖学者之一,但他并不满足,决心中断他的数论研究,另起炉灶。关于他改变自己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正如他以后多次说的,“假如我当时不改行,大概只写几篇数论文章,我的数学生命也就结束了,但改行了就不一样了。”“在研究数学时,选准方向拼命进攻固然重要,但退却有时也很重要。善于退却,把握住退却的时机,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他的改行,实际上是其治学之道“宽、专、漫”中的“漫”,即他在搞熟弄通的分支附近,扩大眼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转移到另一个分支,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漫”到其他领域。这样,原来的知识在新的领域还有用,选择的范围就越来越大。他一直认为,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他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

对于我国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华罗庚认为,主要出在太注意方法而忽略了原则。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要教十几种方法,其实只要一种就够了。学会一种方法,别的自然可以想到。在教学方法上,一种毛病是不少老师不愿意改作业,许多题目自己在黑板上演算一遍,让学生照抄了事;另一种毛病是不愿当堂答复学

高二语文试卷第5页(共12页)

生的问题,这一种态度最坏。华罗庚上课时,对学生提的任何问题总要在课堂上答复,认为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如何去“想”。有时实在解决不了,他也很坦白地告诉学生,他要回去继续想,而不是只顾面子,使问题解决得模模糊糊。他还讲到“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读书方法:“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加上自己的注解,就会愈读愈厚,我们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但这还只是接受和记忆的过程,读书并不是到此为止。‘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即把那些学到的东西,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来。”

1979年3月底,华罗庚应英国伯明翰大学邀请,去英国讲学,历时八个月,其间还应邀到荷兰、法国与西德访问了一个多月。7月下旬,“解析数论会议”在英国达勒姆召开,华罗庚应邀参加,他的学生王元与潘承洞也参加了。王元代表华罗庚和他自己做了“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的大会报告,潘承洞做了“新中值公式及其应用"的大会报告。一些白发苍苍的数学家用“突出的成就"、“很高的水平"等评语,赞扬中国数学家在研究解析数论方面所作的努力,并向华罗庚表示祝贺。

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领悟到“班门弄斧”这个成语是要人隐讳缺点,不要暴露,不如改成“弄斧必到班门"。他每到一个地方去演讲,必讲对方最拿手的东西,其目的就是希望得到帮助与指教。他形象地说:“你要耍斧头就要敢于到鲁班那儿去耍,如果他说你有缺点,一指点,我下回就好一点了;他如果点点头,就说明我们的工作有相当成绩。"在《数论导引》的序言里,华罗庚曾把搞数学比作下棋,号召大家找高手下,即与大数学家去较量。 l982年,在淮南煤矿的一次演讲中,华罗庚还将“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改成“观棋不语非君子,落子有悔大丈夫”。意思是说,当你看到别人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指出来,当你发现自己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及时修正,这才是“真君子"与“大丈夫”。可见,华罗庚的这些想法是一脉相承的。                                                    (摘编自王元《华罗庚》)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华罗庚认为,研究数学如果把它割裂开来,只研究某个分支或其中一个小题目,不考虑“左邻右舍”,就无异于“画地为牢”。

高二语文试卷第6页(共12页)

B.在华罗庚看来,研究数学选定一个方向深入钻研很重要,但也要善于把握

进退时机,该退却的时候就应该及时退却。

C.王元与潘承洞在国际数论学术会议上,报告了他们各自在解析数论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

D.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认识到,只有得到国外数学界“鲁班”的指点与肯定,才能达到“耍斧头”的最高境界。

E.本文撷取华罗庚的若干人生片断,描写了他刻苦自学成才、研究数学的传奇经历,表现了一位杰出数学家的重要成就和贡献

2.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华罗庚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3分)

3.华罗庚的数学教学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简要说明(3分)

4.“班门弄斧”、“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都是具有广泛影响并流传至今的熟语,华罗庚却从另一个角度翻出新意。对此,你认为华罗庚的改动有没有道理?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1.答A给3分,答B给2分,答C给1分,答D、E不给分。 2.①他的数论研究已经达到真正的高水平; ②原有的研究领域已无发展空间,改行使他选择的范围越来越大; ③由此及彼,自然“漫”出,使他的数学生命焕发光彩。 3.①不仅注重方法,更注重原则;②重视改作业和回答学生问题,启发深入思考;③教给学生“从薄到厚”“从厚到薄”的读书方法。 4.观点一:有道理。华罗庚的改动很有创造性。 ①“弄斧必到班门”,敢于与高手过招,才能得到帮助与指教,提高自己; ②“观棋不语非君子”,发现别人的研究有不足,应主动指出来; ③“落子有悔大丈夫”,发现自己的研究有缺点,一定要及时改正。 观点二:没有道理。华罗庚的改动会造成对这些熟语的误解。 ①“班门弄斧”只是告诫人们不要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善于藏拙,才能扬长避短; ②比赛场上,必须尊重棋手,“观棋不语真君子”; ③遵守比赛规则,“落子无悔大丈夫”。 观点三: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又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 ①为人做事,切忌“班门弄斧”;求知问学,“弄斧必到班门”。 ②赛场观战,“观棋不语”“真君子”;乐于助人,“观棋不语非君子”。③弈棋对决,“落子无悔大丈夫”;知错即改,“落子有悔大丈夫”。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解析】 1.试题分析:原文最后一段只是说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领悟到“弄斧必到班门”的道理,并没有说一定要到国外数学界“弄斧”,另外句子中“只有……,才能……”的条件关系也不成立,不符合原文,故D错。E项说描写了华罗庚刻苦自学成才,属无中生有,另外说本文是为了表现华罗庚的重要成就和贡献也是错误的,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表现他的思想和原则,故E错。C项表示不够精确,王元在国际数论学术会上是代表华罗庚和他自己做了报告,并非只代表他本人,故选C得1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道德境界最高的人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帮助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长短。

同时他又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是说遍天下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克坚强却没有什么东西胜过水。老子认为,水虽然表面上看来是柔弱卑下的,但它能穿山透石,淹没田舍,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阻止不了它,战胜不了它。

理解材料内容,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校学生写的一张海报,其中存在五处不够准确、简明、得体的地方。请先写出序号,然后加以修改。(5分)

海 报

①为了迎接“五一电影展”并开展学生影评征文活动,②营造同学们的校园生活,③陶冶同学们的情操,④提高同学们的电影欣赏和电影评论写作,⑤特邀请著名电影艺术家张歌赴我校作题为“如何欣赏电影艺术”的讲座。⑥时间为2013年4月28日,⑦地点在校礼堂,⑧届时欢迎同学们光顾。

××中学学生会

2013年1月17日

 

查看答案

据新华社3月16日电,甘肃省民政厅透露,自去年入秋以来,甘肃省降水持续偏少,特别是入冬以来缺少有效降水,目前旱情已造成三百余万人受灾,六十余万人饮水困难。15日16时,甘肃启动省级自然灾害救助级应急响应。

为此,学校将要举行节约用水动员大会,请你为本次大会拟写一幅对联。

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字。(5分)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艺术家富于感情,单凭直觉思维;他恍然大悟,无须推理。

②这种看法未免失之武断,甚至是错误的。

③真正的科学家,既有推理能力,也有相当的想象力,有时还会越过复杂的推理而直接得到答案;否则,他的科学研究也会受到影响。

④人们习惯于把艺术和科学说成是毫无内在联系的完全不同的东西。

⑤真正的艺术家,既有想象力,也有相当的推理能力,并且深知自己的作为;否则,他的艺术创作会受到影响。

⑥科学家相当冷静,光靠理性思维;他循序论证,无须想象。

A.①⑥②④⑤③      B.①⑥④②③⑤      C.④①⑥②⑤③      D.④②①⑥⑤③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习近平在海南实地调研时强调,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岛是中央的重大决策,也是海南的最大机遇和最强比较优势。要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通过锲而不舍、艰苦奋斗创造美好未来。

B.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在过去4年间,由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领衔的实验团队测试了1000多个样本,克服重重障碍,才在极其严格的实验要求下完成这一实验。

C.罗奇认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中的亮点是中国服务行业存在巨大潜力。去年,中国的服务业数据有所上升,但也仅仅只占GDP的42%以上,西方发达国家应该是65%—75%,美国是75%。对于中国来说,每单位的GDP应该比制造业多贡献35%的就业机会。

D.像《中国好声音》这类“零门槛”的节目,让拥有音乐梦想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一展歌喉享受舞台,也让我们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勇于追求,敢于创造奇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