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道德境界最高的人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帮助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长短。

同时他又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是说遍天下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克坚强却没有什么东西胜过水。老子认为,水虽然表面上看来是柔弱卑下的,但它能穿山透石,淹没田舍,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阻止不了它,战胜不了它。

理解材料内容,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略 【解析】 试题分析:提炼本材料的关键信息是“弱与强”“优优势与劣势”。这是一个关系型的话题。两个话题之间既有关联又有不同的侧重点,它们的共性是都充满思辨性。题意是明确的,强与弱,优势与劣势,不是绝对的,一方面固然与实力有关,另一方面心态影响甚至决定着双方的转化。自信乐观的良好心态,往往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使劣势转为优势,奏响生命的强音,创造生命的奇迹;而低沉悲观的心态往往坐失良机,使优势变成劣势,弹出事业的悲音,制造人生的遗憾。正如有位名人所说,“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往往是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从历史的角度讲,符合这个题目要求的事例是相当多的。我们可以运用时空联想法和人物联想法寻找素材。从空间角度,我们可以先把范围定位在“中国”,从时间角度我们可以按历史年代由远到近的顺序展开,比如先想一想春秋战国时有没有材料(六国与秦灭亡的事就是可用的材料),再联想到汉代,(事例较多,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均是极佳的事例。)再联想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历朝历代有关事例。这样一来,写作的素材就不成问题了。然后可以从中选取最有代表性,自己最易把握的二三个材料进行写作。写作时,一定要注意联想、想象,要把历史生动地再现出来。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与应用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某校学生写的一张海报,其中存在五处不够准确、简明、得体的地方。请先写出序号,然后加以修改。(5分)

海 报

①为了迎接“五一电影展”并开展学生影评征文活动,②营造同学们的校园生活,③陶冶同学们的情操,④提高同学们的电影欣赏和电影评论写作,⑤特邀请著名电影艺术家张歌赴我校作题为“如何欣赏电影艺术”的讲座。⑥时间为2013年4月28日,⑦地点在校礼堂,⑧届时欢迎同学们光顾。

××中学学生会

2013年1月17日

 

查看答案

据新华社3月16日电,甘肃省民政厅透露,自去年入秋以来,甘肃省降水持续偏少,特别是入冬以来缺少有效降水,目前旱情已造成三百余万人受灾,六十余万人饮水困难。15日16时,甘肃启动省级自然灾害救助级应急响应。

为此,学校将要举行节约用水动员大会,请你为本次大会拟写一幅对联。

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字。(5分)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艺术家富于感情,单凭直觉思维;他恍然大悟,无须推理。

②这种看法未免失之武断,甚至是错误的。

③真正的科学家,既有推理能力,也有相当的想象力,有时还会越过复杂的推理而直接得到答案;否则,他的科学研究也会受到影响。

④人们习惯于把艺术和科学说成是毫无内在联系的完全不同的东西。

⑤真正的艺术家,既有想象力,也有相当的推理能力,并且深知自己的作为;否则,他的艺术创作会受到影响。

⑥科学家相当冷静,光靠理性思维;他循序论证,无须想象。

A.①⑥②④⑤③      B.①⑥④②③⑤      C.④①⑥②⑤③      D.④②①⑥⑤③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习近平在海南实地调研时强调,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岛是中央的重大决策,也是海南的最大机遇和最强比较优势。要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通过锲而不舍、艰苦奋斗创造美好未来。

B.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在过去4年间,由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领衔的实验团队测试了1000多个样本,克服重重障碍,才在极其严格的实验要求下完成这一实验。

C.罗奇认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中的亮点是中国服务行业存在巨大潜力。去年,中国的服务业数据有所上升,但也仅仅只占GDP的42%以上,西方发达国家应该是65%—75%,美国是75%。对于中国来说,每单位的GDP应该比制造业多贡献35%的就业机会。

D.像《中国好声音》这类“零门槛”的节目,让拥有音乐梦想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一展歌喉享受舞台,也让我们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勇于追求,敢于创造奇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照要求作文。

手握一滴水

一滴水里有阳光的谱系图

有雪的过去和未来式

有大陆架和沙漠

有人的生命……

我手握一滴水

就是握着一个世界

但一个小小的意外,比如一个趔趄

足以丢失这一切

小诗《手握一滴水》唤起我们无尽的遐思。你从这手握着的一滴水中看到了什么?又悟到了什么?生活中,你是否也曾“手握一滴水”?请根据阅读全诗后的联想和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诗的含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用规范汉字书写;④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