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市人事局送来一沓表格要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市人事局送来一沓表格要填。我坐下来写:贾平凹,男,陕西省丹凤县棣花乡人,生于1952年农历2月21日,属龙相,身高1.65米,体重62公斤,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分配于陕西人民出版社任文学编辑,1980年至今在西安市文联供职……这样的表格我至少是填写过一百多份,看样子我还得继续填下去。若论起官衔来,我也是有着相当多的官衔的,小到《美文》杂志的主编,大到全国政协委员。但我从未体会到“人上人”的滋味,把掌柜的当成了伙计我是有经验的。我想,它们对于我在活着的时候百忙而无一利,好处一定是会在我死后的追悼会上念出职务一大串的。但这样的表我得一份又一份填写着。——贾平凹《我是农民》
请以“身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略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永恒的坐标
终于来到奥林匹亚。
没想到这个全人类的体育圣地会有这么好的风景,在快要到达之时就已经是密树森森、清溪浅浅,道路、房舍也变得越来越齐整,空气中洋溢着一种不知来自何处的自然的清香。一脚踏入圣地,你一定会猛然停步,因为被一种阵势吓着了:无数苍老的巨石,不管是当年的楼础、殿基还是雕塑,全都从千年的颓废或掩埋中踉跄走出,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大道两旁。就像无数古代老将军烟尘满面地站立着,接受现代人的检阅
这条大街看不到尽头,只知道它通向一个最简单的终点:为人类的健康。
见到了宙斯殿和希拉神殿,搞清了古代每次运动会前点燃圣火的路线,抬头仰望昂首云天的无数石柱,不能不承认,健康是他们的宗教。
走进一个连环拱廊,便到了人类黎明期最重要的竞技场。跑道四周的观众看台是一个绿草茵茵的环形斜坡,能坐四万人,中间的几个石座,那是主裁判和贵宾的席位。    ……   漫步在奥林匹亚,我很少说话,领受着不轻的文明冲撞。我们也有灿烂的文化,但把健康的概念如此强烈的纳入文明,并被全人类接受,实在是希腊文明值得我们永远仰望的地方。古代希腊追求人的双重健康:智力的健康和肢体的健康。智力的健康毋须多言,正如一些西方学者所说,在哲学、伦理学、逻辑学、数学、美学、医学、法学等等领域,我们至今仍是用希腊的基础话语在思考;肢体的健康更有一系列强大的证明,例如今天全世界还在以奥林匹克和马拉松的名义进行体育竞赛,希腊的人体雕塑至今仍是人类形体美无可企及的标本。
把智力健康和肢体健康发挥到极致然后再集合在一起,才是他们有关人的完整理想。我不止一次看到出土的古希腊哲学家和贤者的全身雕像,大多须发茂密,肌肉发达,身上只披一幅布,以别针和腰带固定,上身有一半袒露,赤着脚,偶尔有鞋,除了忧郁深思的眼神,其他与运动员没有太大的差别。
别的文明多多少少也有这两方面的提倡,但做起来常常顾此失彼,或流于愚勇,或流于酸腐,或追慕骑士,或仿效寒士,很少构想两相溶铸、两相提升的健全状态。因此,奥林匹亚是永恒的世界坐标。
我历来认为各种伟大文明都自我成结构,很难拆开了作局部比较,但在奥林匹亚,我明确无误地感受到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差距,而这个差距的产生,不是由于局部,而是关及人的整体。中华文明较少关注个体意义和机体意义上的自我,在人际关系上做了太多的文章。结果,真正的健全缺少标志,缺少赛场,只有一些孤独的人,在林泉之间悄悄强健,又悄悄衰老。                                                     
(摘自余秋雨《千年一叹》)
1.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作者从奥林匹亚的楼础、殿基和雕塑联想到奥林匹亚的精神,赞颂对两种精神的追求

B.希腊文明值得我们永远仰望的原因是这里是人类黎明期最重要的竞技场。

C.“或流于愚勇,或流于酸腐,或追慕骑士,或仿效寒士”,作者在这里用排比的句式,强调了别的文明也有智力和肢体这两方面的提倡。

D.作者在奥林匹亚领受了不轻的文明冲撞,反思了古代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的差距。

E.作者在文中写到不止一次看到出土的古希腊哲学家和贤者的全身雕像,主要是为了表明希腊人体雕塑至今仍是人类形体美无可企及的标本。
2.从全文看,为什么说奥林匹亚是“永恒的世界坐标”?(2分)
3.作者写“无数苍老的巨石,不管是当年的楼础、殿基还是雕塑,全都从千年的颓
废或掩埋中踉跄走出,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大道两旁,就像无数古代老将军烟尘满面地站立着,
接受现代人的检阅。”  
(1)作者写这段话表达的意思和作用是什么?(4分)
答:                                                                              
                                                                              
(2)这段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①。”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篇》)
[注]①目:纲目,条目,具体要点。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按礼的要求来克制、约束自己,就可以使人人成为君子,全社会也就可以弘扬仁道,实现理想的大同世界。

B.“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就是说行仁德全在于自己,不在他人。表明了孔子对待人生所采取的积极进取态度,一个人能否为“仁”根本上在于自身能否自觉做到“克己复礼”。

C.仁是儒家学说中含义非常广泛的一种道德观念。包括了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内容,而核心是指人与人的相亲相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实行“仁”的主要方法。

D.“仁”作为道德意识和人文精神的外化,具有约束性的特点。孔子以礼来规定仁,认为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

(2)孔子还谈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结合上面的选段,简述你对孔子“仁”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刘姥姥有这么一段话:“我们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呢。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壮哩!”刘姥姥的这段话是对谁说的?为何说这话?请简叙事情的经过。
(2)阅读下面文字,说说周瑜想起哪件事才口吐鲜血,后来这件事是怎么解决的。
忽狂风大作,江中波涛拍岸。一阵风过,刮起旗角于周瑜脸上拂过。瑜猛然想起一事在心,大叫一声,往后便倒,口吐鲜血。诸将急救起时,却早不省人事。(《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葛朗台得知欧也妮的金子没有了,暴跳如雷,他还威胁女儿,如果她不屈服,就再也不想见到她,而且得关在房间里吃面包喝冷水。欧也妮生来胆子就小,吓得赶紧溜进自己的房间。(《欧也妮·葛朗台》)

B.“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由于元妃送来灯谜,大家都在贾母处猜灯谜。贾政看到大家所作的谜语分别是爆竹、算盘、风筝、海灯等散乱、漂浮之物,心中不免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尤其是宝钗的这一首七律,更不想是福寿之人所作,左思右想,竟然伤悲感慨,难以成寐。(《红楼梦》)

C.为了实施对曹军的火攻,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于是在周瑜与众将商议退敌之策时,黄盖故意大唱反调。周瑜不听诸葛亮等人的劝告,下令将他打得皮开肉绽,卧床不起。随后周瑜派蔡中、蔡和写信给曹操,使曹操相信黄盖,于是黄盖诈降曹操成功。(《三国演义》)

D.马丝洛娃调到政治犯队伍后,各方面处境都得到改善,还认识了对她起良好影响的谢基尼娜和西蒙松等人。她又能坦然地面对聂赫留朵夫,感谢他为她出的力,特别是把她调到她目前所处的人们中间来。(《复活》)

E.北海太守孔融被黄巾军包围,派人向刘备求救。刘备见孔融居然知道自己的名声,惊喜交加,马上带兵三千前往救援。刘备与黄巾军交战而解了孔融之围,同时又提高了自己的声誉,可谓一举两得。(《三国演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怀古
王珪[注]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硅时任北宋左相,此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惨遭失败,有感于此,遂作此诗。
(1)首联两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和颈联。(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