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震撼缺憾鄙陋没世 金榜提名 B.寒暄 逶迤熟...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震撼缺憾鄙陋没世 金榜提名

B.寒暄 逶迤熟视无睹 劳燕分飞

C.暮霭和蔼偃仰啸歌 窝角虚名

D.狼藉 慰藉粗制烂造 游目骋怀

 

B 【解析】A、提-题  C、窝-蜗 D、烂-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项中,划线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刻(juàn)修(qì)裂(jūn)长歌哭(dàng)

B.玉(pēi)寥(liáo)一(shā)呼天地(qiāng)

C.浸(zì)信(qiān)狭(ài)门衰薄(zuò)

D.痕(chuàng)逶(yí)盘(yuán)呱而泣(gū)

 

查看答案

曹文轩在《前方》一文中写道:“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又丰富多彩,富有刺激性。外面的世界能够开阔视野,能够壮大和发展自己。”
你的心目中的“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你到过“外面的世界”吗?请你以“外面的世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感受、体验、思考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⑤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
(1)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2) 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3)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韩愈《师说》)
(4)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5)苟利国家生死以,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富豪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1.选出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

A.早实以蕃:结实

B.致其性:尽

C.其培欲平:培土

D.有类橐驼者:这一帮人

2.对本文字词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驼业种树”中“业”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把……当作职业”。

B.“非有能硕茂之也”中“硕茂”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句话译“并没有办法使它们长得高大茂盛”。

C.“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这句三个“以”都是连词,用法含义完全一样。

D.“若甚怜焉”中“焉”是代词,他们,指代老百姓。

3.对文段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三段两面对举,关键在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为了把这一道理阐述得更深刻、更有说服力,文章用了对比的写法,先从管理的善与不善进行对比,继从种植的当与不当对比。

B.第四段揭出文旨,作者通过对话,运用“养树”与“养人”互为映照的写法,把种树管树之理引申到吏治上去。

C.文章集中“吏治不善”的种种表现,加以典型化,且有言有行,刻画细致入微,入木三分,如写官吏们大声吆喝,驱使人民劳作,一连用了三个“尔”,四个“而”和七个动词,把俗吏来乡、鸡犬不宁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D.写橐驼种树,用的是整齐的排比句,而写他植者之种树不当,则用散句来表示,语言错落有致,富有变化。

4.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8分)
(1)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3分)                      (《种树郭橐驼传》)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2分)                         (《劝学》)
(3)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3分)       (《赤壁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固一世之雄也固:本来;诚然

B.酾酒临江酾:酒洒于地

C.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危:端正

D.托遗响于悲风遗响:余音,这里指洞箫的余音

2.下列四组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①寄蜉蝣于天地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①相与枕藉乎舟中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①挟飞仙以遨游②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

D.①不知东方之既白②目遇之而成色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顺流而东也

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C.舞幽壑之潜蛟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4.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而今安在哉?

A.月出于东山之上

B.固一世之雄也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