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名句默写 (1)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2) ...

名句默写
(1)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2) 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3)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韩愈《师说》)
(4)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5)苟利国家生死以,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1) 怅寥廓 (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3)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5)岂因祸福避趋之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富豪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1.选出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

A.早实以蕃:结实

B.致其性:尽

C.其培欲平:培土

D.有类橐驼者:这一帮人

2.对本文字词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驼业种树”中“业”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把……当作职业”。

B.“非有能硕茂之也”中“硕茂”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句话译“并没有办法使它们长得高大茂盛”。

C.“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这句三个“以”都是连词,用法含义完全一样。

D.“若甚怜焉”中“焉”是代词,他们,指代老百姓。

3.对文段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三段两面对举,关键在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为了把这一道理阐述得更深刻、更有说服力,文章用了对比的写法,先从管理的善与不善进行对比,继从种植的当与不当对比。

B.第四段揭出文旨,作者通过对话,运用“养树”与“养人”互为映照的写法,把种树管树之理引申到吏治上去。

C.文章集中“吏治不善”的种种表现,加以典型化,且有言有行,刻画细致入微,入木三分,如写官吏们大声吆喝,驱使人民劳作,一连用了三个“尔”,四个“而”和七个动词,把俗吏来乡、鸡犬不宁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D.写橐驼种树,用的是整齐的排比句,而写他植者之种树不当,则用散句来表示,语言错落有致,富有变化。

4.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8分)
(1)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3分)                      (《种树郭橐驼传》)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2分)                         (《劝学》)
(3)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3分)       (《赤壁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固一世之雄也固:本来;诚然

B.酾酒临江酾:酒洒于地

C.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危:端正

D.托遗响于悲风遗响:余音,这里指洞箫的余音

2.下列四组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①寄蜉蝣于天地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①相与枕藉乎舟中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①挟飞仙以遨游②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

D.①不知东方之既白②目遇之而成色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顺流而东也

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C.舞幽壑之潜蛟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4.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而今安在哉?

A.月出于东山之上

B.固一世之雄也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西湖梦  余秋雨
西湖胜迹中最能让中国文人扬眉吐气的,是白堤和苏堤。两位大诗人大文豪,不是为了风雅,甚至不是为了文化上的目的,纯粹为了解除当地人民的疾苦,兴修水利,浚湖筑堤,终于在西湖中留下了两条长长的生命堤坝。
但是,就白居易、苏东坡的整体情怀而言,这两道物化了的长堤还是太狭小的存在。他们有他们比较完整的天下意识、宇宙感悟,他们有比较硬朗的主体精神、理性思考,在文化品位上,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峰巅和精英。他们本该在更大的意义上统领一代民族精神,但却仅仅因辞章而入选为一架僵硬机体中的零件,被随处装上拆下,东奔西颠,极偶然地调配到了这个湖边,搞了一下别人也能搞的水利。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历代文化良心所能作的社会实绩的极致。尽管美丽,也就是这么两条长堤而已。
也许正是对这类结果的大彻大悟,西湖边又悠悠然站出一个林和靖。他似乎把什么都看透了,隐居孤山二十年,以梅为妻,以鹤为子,远避官场与市嚣。他的诗写得着实高明,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来咏梅,几乎成为千古绝唱。中国古代,隐士多的是,而林和靖凭着梅花、白鹤与诗句,把隐士真正做道地、做漂亮了。在后世文人眼中,白居易、苏东坡固然值得羡慕,却是难以追随的;能够偏偏到杭州西湖来做一位太守,更是一种极偶然、极奇罕的机遇。然而,要追随林和靖却不难,不管有没有他的才分。梅妻鹤子有点烦难,其实也很宽松,林和靖本人也是有妻子和小孩的。哪儿找不到几丛花树、几只飞禽呢?在现实社会碰了壁、受了阻,急流勇退,扮作半个林和靖是最容易不过的。
这种自卫和自慰,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机智,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狡黠。不能把志向实现于社会,便躲进一个自然小天地自娱自耗。他们消除了志向,渐渐又把这种消除当作了志向。安贫乐道的达观修养,成了中国文化人格结构中一个宽大的地窑,尽管有浓重的霉味,却是安全而宁静。于是,十年寒窗,博览文史,走到了民族文化的高坡前,与社会交手不了几个回合,便把一切沉埋进一座座孤山。
结果,群体性的文化人格日趋黯淡。春去秋来,梅凋鹤老,文化成了一种无目的的浪费,封闭式的道德完善导向了总体上的不道德。文明的突进,也因此被取消,剩下一堆梅瓣、鹤羽,像画签一般,夹在民族精神的史册上。      (节选自余秋雨《文化苦旅》)
1.白居易、苏东坡修筑白堤和苏堤的目的是什么?
2.第二自然段中说“入选为一架僵硬机体中的零件”,这里的“僵硬机体”比喻的是什么?
3.第二段说“就白居易、苏东坡的整体情怀而言,这两道物化了的长堤还是太狭小的存在”,为什么说“太狭小”?(不超过20字)(2分)
4.简要分析作者对林和靖式的“急流勇退”的看法。(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自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虽说巴黎的布置已比伦敦罗马匀调的多了,可是比上北平还差点儿。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连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周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与西山呢!                                             (老舍《想北平》)
1.作者说自己在北平“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说说划横线句子“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的含义。(3分)
2.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作者写入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等城市是要在比较中突出北平的特点,写出自己对北平的爱。

B.作者用“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来说明“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

C.作者用“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来说明北平的空旷。

D.“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充分体现了作者所说的“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这一特点。

 

查看答案

下面的文字说明了嫦娥一号卫星的奔月过程,请概括这个过程的三个阶段。
“嫦娥一号”卫星由长三甲运载火箭送入绕地轨道,然后要在这三条大椭圆轨道上运行共约7天,做三次大的轨道运动,在获得足够的速度后,卫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随后卫星将沿着这条轨道飞向月球,飞行114小时后到达近月点。此时,卫星要进行减速制动,以让月球捕获探测器。随后要进行三次近月制动,让“嫦娥一号”最终变为环月飞行的圆轨道卫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