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 浆声悠悠 王兴日 山村小镇外,流淌着一条小河。小河上没有桥,只有...

阅读下面的文字
浆声悠悠
王兴日
山村小镇外,流淌着一条小河。小河上没有桥,只有一条古老的小渡船。小渡船已破旧不堪,没人去考证它是哪朝哪代的产物,几块木板都被河水沤得红黑发紫;木板上的粗大的钉子也都起了厚厚的棕红色的铁锈;船边露出几条手指宽的缝。此船危险!然而,人们还是争先恐后地往上挤。并且,心甘情愿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个白花花的硬币交给船老板。有什么办法呢?乡里人要到镇上来,镇上人也要出门去,这个渡口是唯一通道。每逢三六九赶场天,小渡船就更加责任重大了。
船老板是镇上的癞子脑壳王兴文,年龄四十有五。和发亮的光头一样,办事干净利落。一手接过满满一船人递过来的钱,从不数一数,“哗”地一声倒在蓝咔叽布扣对襟衣口袋里,便抓过两把缺口少角的浆,一前一后慢慢摇起来。满河平静的碧水立刻激起哗喇喇的细浪,成三角形向四周散开。汩——汩——悠悠的浆声便在小河上轻盈地飘荡。也不知这悠悠浆声起于何年何月,只知道它和木板船一同诞生,癞子脑壳的爷老子的爷老子手上就有了这小船和浆声。人世沧桑,小镇上的人和事几经变迁,只有这河,这船,这悠悠的浆声依然。癞子脑壳站在船头,时不时还哼几句不知名的山歌。他嗓音凝重、浑厚,是个天生的山歌好手。
“癞子脑壳,划船几年了,多少总赚了点儿钱,舍不得做条新船?”经常有人这样提醒他。癞子脑壳笑而不答,仍然眯着双眼划船,他是一张金口,难得启齿。“挤死人了,丑癞子脑壳,花点儿钱做条大的船多好。钱又赚得多,我们也不要挤了。”有人怀有对癞子脑壳轻微的不满,愤愤然。“癞子脑壳肯定在信用社有笔款子!”听了这话,癞子脑壳依然不答,只独自“嘿嘿”笑。从此,癞子脑壳在银行里存一笔钱这一说法便传了开去。
有一天,小镇上来了四个木工师傅,是癞子脑壳请来的。不负众望,癞子脑壳真的有笔存款,他到墟上买了一大堆圆滚滚的杉木筒子。木工师傅在小河上就叮叮咚咚地干了起来。没几天,小河上出现了一座木板桥。小河变了。水面上没有了那悠悠晃晃的烂渡船。小河幽静了许多。癞子脑壳并没走,搬来一个竹椅子放在桥头,坐在椅子上翘起二朗腿,仍然是细眯着双眼,一副悠闲自在的神态,只是再没哼山歌。仍然收钱,规矩却稍有修改:坐渡船五分一个,过桥收两分。似乎是出于一种本能反应,小镇上的人们总觉得有点不对劲儿。于是议论纷纷:“自从盘古开天地,没听说收过桥钱的。”“癞子脑壳是在赚黑心钱!”也有人说:“不收点儿钱,以后桥坏了谁修?”
终于有好事者告了癞子脑壳一状。没几天,木板桥上一前一后走来两个穿白衣服、戴白圆顶帽、帽檐上贴着一颗鲜红发亮的红星星的人。是公安局的!“你是王兴文吗?坐在这里干什么?”其实他们早已知道他是谁,癞子脑壳吓了一跳,不知是祸是福。“在、在收路费。”癞子脑壳开了金口,结结巴巴地回答。“不行,你这是在收买路钱!社会主义国家不允许。”两个人声色俱厉。“从前划船是五分一个,现在是两分。”“半分也不行。以前你是劳动所得,现在你是不劳而获!至于你架了桥,可以作为一件好事表扬表扬。今后不准再收。”说完扬长而去。癞子脑壳张着嘴,睁大一双眼,直勾勾地望着他们的背影。从此,木桥边不见了癞子脑壳的身影,河水依然在静静地流淌,木桥上川流不息地走着男女老少。
事也凑巧,过了一段日子,突然电闪雷鸣,阴天黑地连下了几天暴雨。小河涨水了。咆哮的河水把新木板桥冲得无影无踪。洪水退尽以后,河面恢复了平静。河水仍在缓缓地流淌。周而复始,河面上又出现了人们熟悉的那只古老的烂渡船,船头依然站着癞子脑壳昂首挺胸的身躯,依旧有粗犷的山歌和着悠悠的浆声在河面上轻盈地飘荡。每逢三六九的赶场天,人们还是争先恐后地冒着生命危险去挤那条烂渡船。还是从口袋里掏出白花花的硬币交给癞子脑壳。小镇依然,小河依然,悠悠浆声依然……
选自《那团云雾:1985—1988全国优秀小小说赏析》
1.根据小说内容,概括癞子脑壳的形象特点。(4分)
2.小说中的“渡船”有什么象征意义?(4分)
3.小说后半部分写了一场连下了几天的暴雨,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4分)
4.这篇小说提出了一个严肃的生活中常遇到的理与法问题;也提出了守旧与创新的问题,是一个特定时期社会的缩影。请结合文本,选择其中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理解。(6分)

 

1.(4分)对生活有计划,办事干净利落;勤劳乐观,不张扬,不斤斤计较,敢于改变现状;顺从政府指令,不善于为自己争取合理利益。(每点2分,回答出2点即可) 2.(4分)“渡船”代表一种衰败落后但还有重要作用的事物,是旧思想、旧传统、旧事物的象征。 3.(4分)为小桥被冲毁和烂渡船的再次出现做铺垫。预示癞子脑壳改革的失败结局,体现出开创新局面的艰难。(每层2分) 4.(6分)示例一:故事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即怎样看待合理而不合法的事情。癞子脑壳收过桥费不合法,招致乡人的愤怒和公安局的干涉。但从另一角度看,花钱修桥,方便出行,获得报酬,这又是合理的。 示例二:守旧易,按照祖辈沿袭下来的路子做事,是最容易的;改革难,难在人们的观念意识、思维方法是最难改变的。癞子脑壳沿袭摆渡收费的做法被人们默认,但是架桥收费改变了现状,招致反对,这是一个特定社会时期的缩影。 (能够结合文本进行探究,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语境,补全下面横线处的对话内容,要求语言得体,每句不超过20字。(4分)
母亲带着自己4岁的儿子陪着她的老父亲去踏青。儿子口渴了,妈妈从包里拿出两个苹果,让儿子给外公一个。没想到,儿子将苹果拿到手后,在上面分别咬了一口。看见孩子这样,母亲很是生气,用眼瞪着孩子,眼里充满失望。“妈妈……”儿子有话要说,但看见妈妈的表情,便没有把话说完。外公看见了,知道外孙有话要说,便紧紧抓住孩子的手,笑容满面地问道:“乖外孙,告诉外公,你         (1)         ?”孩子满脸童真地说道:“因为……因为       (2)         。”外公笑得更欢了。母亲的眼里隐隐闪烁着泪花,既为这样有孝心的孩子自豪,又为自己刚才的行为感到羞愧。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和示例相同。(4分)
蜜蜂和苍蝇,同样在飞舞歌唱,一个酝酿出蜜糖,一个传播着疾病。
答:                                                                

 

查看答案

在下面的语段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使语句连贯、准确。(4分)
“拿来主义”好得很,因为它有科学性。   不先拿来,许多有用的东西就被抹煞、毁灭了,还谈得到什么使用与存放?对旧文化,   需要“批”,这有利于择取,但若像“四人帮”这些“昏蛋”一样,“批字当头”,“大批判开路”,实际是首先要毁灭大批遗产。把遗产大批大批地烧光,   用行政命令投入冷宫,这还怎么能进行择取、使用呢?   首先拿来了,不毁灭掉,才能进行择取。你要“批”,尽管“批”,批对了固然好,批错了还能够改回来,反正东西仍在,不致无法补救。
答: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今两虎共斗,其势不惧生。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3)东篱把酒黄昏后,              。 (李清照《醉花阴》)
楚天千里清秋,                  。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菩萨蛮
李清照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注】这首词写于作者南渡后的最初几年。
(1)分析词首句中“归鸿”“云碧”这两个意象的作用。(4分)
(2)词中的“催”字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