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根据语境,补全下面横线处的对话内容,要求语言得体,每句不超过20字。(4分) 母...

根据语境,补全下面横线处的对话内容,要求语言得体,每句不超过20字。(4分)
母亲带着自己4岁的儿子陪着她的老父亲去踏青。儿子口渴了,妈妈从包里拿出两个苹果,让儿子给外公一个。没想到,儿子将苹果拿到手后,在上面分别咬了一口。看见孩子这样,母亲很是生气,用眼瞪着孩子,眼里充满失望。“妈妈……”儿子有话要说,但看见妈妈的表情,便没有把话说完。外公看见了,知道外孙有话要说,便紧紧抓住孩子的手,笑容满面地问道:“乖外孙,告诉外公,你         (1)         ?”孩子满脸童真地说道:“因为……因为       (2)         。”外公笑得更欢了。母亲的眼里隐隐闪烁着泪花,既为这样有孝心的孩子自豪,又为自己刚才的行为感到羞愧。

 

(4分)(1)为什么把两个苹果都咬了一口?(2分) (2)我想把最甜的一个给外公。(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和示例相同。(4分)
蜜蜂和苍蝇,同样在飞舞歌唱,一个酝酿出蜜糖,一个传播着疾病。
答:                                                                

 

查看答案

在下面的语段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使语句连贯、准确。(4分)
“拿来主义”好得很,因为它有科学性。   不先拿来,许多有用的东西就被抹煞、毁灭了,还谈得到什么使用与存放?对旧文化,   需要“批”,这有利于择取,但若像“四人帮”这些“昏蛋”一样,“批字当头”,“大批判开路”,实际是首先要毁灭大批遗产。把遗产大批大批地烧光,   用行政命令投入冷宫,这还怎么能进行择取、使用呢?   首先拿来了,不毁灭掉,才能进行择取。你要“批”,尽管“批”,批对了固然好,批错了还能够改回来,反正东西仍在,不致无法补救。
答: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今两虎共斗,其势不惧生。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3)东篱把酒黄昏后,              。 (李清照《醉花阴》)
楚天千里清秋,                  。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菩萨蛮
李清照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注】这首词写于作者南渡后的最初几年。
(1)分析词首句中“归鸿”“云碧”这两个意象的作用。(4分)
(2)词中的“催”字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任布字应之,河南人。力学,家贫,尝从人借书以读。进士及第,补安肃军判官,辄刺问虏中事,上疏请饬边备,仍奏河北利害。后契丹至澶渊,真宗识其名,特改大理寺丞、知安阳县。
入权三司盐铁判官,判度支勾院。京城东南有泉涌出,为筑祥源观,男女徒跣奔走瞻拜。布论之曰:“明朝不宜以神怪衒愚俗。”遂忤宰相意。又与徐奭、麻温其试开封府进士,而奭潜发封卷视之。降监邓州税,徙知宿州。
时越州守阙,寇准曰:“越州有职分田,岁入且厚,今争者颇众,非廉士莫可予。”乃徙布越州。有祖讼其孙者“醉酒詈我”,已而悔,日哭于庭曰:“我老无子,赖此孙以为命也。”布闻之,贷其死,上书自劾,朝廷亦不之责
寇准贬,布亦徙建州,累迁尚书职方员外郎。岁余,出为梓州路转运使。富顺监盐井,岁久卤薄而课存,主者至破产,或鬻子孙不能偿。布奏除之。迁祠部郎中,擢江、淮置制发运使。前使者多聚山海珍异之物以饷权要,布一切罢去
召为三司度支副使,奉使契丹。还,拜右谏议大夫、知真定府。或欲省河北兵,布言:“契丹、西夏方窥伺中国,备未可弛也。”筑甬道属滹沱河,跨绝泥潦。未几,为龙图阁直学士,徙澶州。黄德和诬刘平降贼,欲收平家,布力言平非降贼者。复徙真定,未至,召为枢密副使。
布纯约自守,及秉政,无所建明。子逊尝上书,诋大臣及布皆为不才,御史鱼周询因奏疏曰:“布不才,其子能知之。”乃以尚书工部侍郎罢知河阳。议者以周询引逊语逐其父,为不知体。皇祐间,诏陪祀明堂,称疾不赴。
始,布归洛中,作五知堂,谓知恩、知道、知命、知足、知幸也。卒,赠太子太傅,谥恭惠。
(选自《宋史·任布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疏请饬边备饬:整顿,整治。

B.召为三司度支副使,奉使契丹奉:奉命。

C.或欲省河北兵省:减少。

D.黄德和诬刘平降贼,欲收平家收:收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尝从人借书以读②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B.①乃徙布越州②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C.①岁久卤薄而课存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D.①御史鱼周询因奏疏曰②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任布“爱民”的一组是
①辄刺问虏中事      ②明朝不宜以神怪衒愚俗
③布闻之,贷其死    ④布奏除之
⑤布力言平非降贼者  ⑥布归洛中,作五知堂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布密切关注国家的边境防御,他曾上书陈述河北的战略利害关系并请求保持戒备,后来契丹果然发兵澶渊,他也因此受到真宗关注。

B.任布认为京城东南有泉水涌出并非吉兆,反对朝廷以此愚弄百姓的错误做法,从而忤逆了宰相的意图,又受考试作弊牵累而被降职。

C.任布曾经在富顺监管盐井,当时井盐产量降低,课税却没有减少,有的甚至卖子卖孙也无法交足税款,他上奏废除了盐税。

D.鱼周询借任布的儿子诋毁大臣及任布都是庸才的机会,请求皇帝降了任布的职,人们认为鱼周询的做法有失妥当。

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布闻之,贷其死,上书自劾,朝廷亦不之责。(4分)
(2)前使者多聚山海珍异之物以饷权要,布一切罢去。(3分)
(3)乃以尚书工部侍郎罢知河阳。(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