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有6V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落下,重锤上拖着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的痕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材;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端上;
C.用天平测量出重锤的质量;
D.释放悬挂重锤的纸带,同时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
E.测量打出的纸带上某些点到起始点间的距离;
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
(1)其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步骤是____,操作不当的步骤是____。
(2)利用这个装置也可以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的数值。根据打出的纸带,选取纸带上的连续的五个点A、B、C、D、E,测出各点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使用交流电的频率为f,则计算重锤下落的加速度的表达式a=________。(用x1、x2、x3、x4及f表示)

(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小的重力势能总是大于重锤增加的动能,其主要原因是重锤和纸带下落过程中存在阻力作用,可以通过该实验装置测阻力的大小。若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试用这些物理量和纸带上的数据符号表示重锤和纸带在下落的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f′=________。
下列关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的实验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重物质量的称量不准会造成较大误差 B. 重物质量选用得大些,有利于减小误差
C. 重物质量选用得较小些,有利于减小误差 D. 纸带下落和打点不同步会造成较大误差
、
为相距遥远的两颗行星,距各自表面相同高度处各有一颗卫星
、
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中纵坐标表示行星对周围空间各处物体的引力产生的加速度a,横坐标表示物体到行星中心的距离r的平方,两条曲线分别表示
、
周围的a与r2 的反比关系,它们左端点横坐标相同,则

A.
的平均密度比
的大
B.
的第一宇宙速度比
的小
C.
的向心加速度比
的大
D.
的公转周期比
的大
滑块a、b的质量均为m,a套在固定竖直杆上,与光滑水平地面相距h,b放在地面上,a、b通过铰链用刚性轻杆连接,由静止开始运动,不计摩擦,a、b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

A. a落地前,轻杆对b一直做正功
B. a落地时速度大小为![]()
C. a下落过程中,其加速度大小始终不大于g
D. a落地前,当a的机械能最小时,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g
关于环绕地球运动的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行的两颗卫星,不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
B.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一颗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
C.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有可能不同
D.沿不同轨道经过北京上空的两颗卫星,它们的轨道平面一定会重合
如图,在水平转台上放一个质量M=2 kg的木块,它与转台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ax=6.0 N,绳的一端系挂木块,通过转台的中心孔O(孔光滑),另一端悬挂一个质量m=1.0 kg的物体,当转台以角速度ω=5 rad/s匀速转动时,木块相对转台静止,则木块到O点的距离可以是(g取10 m/s2,M、m可看成质点)( )

A. 0.04 m
B. 0.08 m
C. 0.16 m
D. 0.32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