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关于力对物体做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相同时间内...

关于力对物体做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相同时间内做的功一定大小相等,正负相反

B. 不论怎样的力对物体做功,都可以用W=FLcosα

C. 合外力对物体不做功,物体必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D. 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都可以对物体做正功或负功

 

D 【解析】 在粗糙的地面上滑动的物块,物块受到地面给的摩擦力和地面受到物块给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但是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做负功,但地面受到的摩擦力不做功,所以A错误,公式W="Fs" cosα一般只用来计算恒力作用,但对变力做功一般采用动能定理,所以B错误。合外力对物体不做功,物体可以处于静止状态,再比如说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合外力即向心力与速度方向垂直,所以向心力不做功,但物体做的是匀速圆周运动,所以C错误,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运动,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做负功,将滑块无初速度放在运动的传送带上,滑块与传送带发生相对运动,这时滑块在传送带给滑动摩擦力作用下,有了速度,所以滑动摩擦力做正功,即滑动摩擦力既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叠放在一起的两个木块A在上B在下,拉力F作用于A使两木块一起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两木块始终相对静止),则此时A受到B给的静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所以做负功,B受到A给的静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所以做正功,故静摩擦力既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故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 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C. 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 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查看答案

某装置的俯视图如下图所示,MNPQ是两根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足够长且电阻不计的平行金属导轨。两导轨间距为L=0.8m,其间有一个方向垂直水平面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B1=5.0T。导轨上NQ之间接一电阻R1=3Ω,阻值为R2=lΩ的金属杆垂直导轨放置并与导轨始终保持良好接触,两导轨右端通过金属导线分别与电容器C的两极相连。绝缘弹性圆筒固定,O是圆筒的圆心,圆筒的内半径r=0.1m,筒内有垂直水平面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B2,圆筒壁光滑。

(1)用一个力拉金属杆向左运动,则电容器C的下极板带正电还是带负电?

(2)用一个方向平行于MN水平向左且功率恒定为P=70W的外力F拉金属杆,使杆从某一较小初速度开始向左运动。己知杆受到的擦阻力大小恒为Ff=6N,求:当金属杆最终匀速运动时杆的速度大小及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

(3)当金属杆以v=2m/s的速度匀速向左运动时,电容器C内紧靠极板的D处的一个带电粒子(初速度为零)经C加速后从孔垂直磁场B2并正对着圆心O进入筒中,该带电粒子与圆筒壁碰撞二次后恰好又从小孔射出圆筒。己知该带电粒子每次与筒壁发生碰撞时电量和能量都不损失,粒子的比荷为q/m=l×l04C/kg,不计粒子的重力和空气阻力。求磁感应强度B2的大小?

 

查看答案

阅读如下资料,并根据资料中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以下是地球和太阳的有关数据

(2)己知物体绕地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为v=7.9km/s,万有引力常量G=6.67×l011m3kg1s2光速C=3×108ms1

(3)大约200年前法国数学家兼天文学家拉普拉斯曾预言一个密度如地球,直径为太阳250倍的发光星体由于其引力作用将不允许任何光线离开它,其逃逸速度大于真空中的光速(逃逸速度为第一宇宙速度的倍),这一奇怪的星体就叫作黑洞。

在下列问题中,把星体(包括黑洞)看作是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①②的计算结果用科学计数法表达,且保留一位有效数字;③的推导结论用字母表达)

①试估算地球的质量;

②试估算太阳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③己知某星体演变为黑洞时的质量为M,求该星体演变为黑洞时的临界半径R。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AB是长为L=1.2m、倾角为53°的斜面,其上端与一段光滑的圆弧BC相切于B点。C是圆弧的最高点,圆弧的半径R,A、C与圆弧的圆心O在同一竖直线上。物体受到与斜面平行的恒力作用,从A点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到达B点时撤去该力,物体将沿圆弧运动通过C点后落回到水平地面上。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5,恒力F=28N,物体可看成质点且m=lkg。求

(1)物体通过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物体在水平地面上的落点到A点的距离。

 

查看答案

在“把小量程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的实验中,给出的器材有:

A.电流表(量程为600A,内阻约为190Ω)

B.电阻箱(0〜999.9Ω)

C.滑动变阻器(0〜4kΩ)

D.电位器(0〜20kΩ,电位器相当于滑动变阻器)

E.电源(电动势为1.5V,有内阻)

F.电源(电动势为7.5V,有内阻)

G.开关两个,导线若干

(1)首先要用“半偏法”测定电流表的内阻。如果采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流表的内电阻并且要想得到较高的精确度,那么以上给出的器材中,电阻R1应选用_____电阻R2应选用____,电源应选用_____。(填写所选仪器前的字母即可)

(2)该实验操作的步骤有:

A.闭合S1

B.闭合S2

C.观察R1的阻值是否最大,如果不是,将R1的阻值调至最大

D.调节R1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

E.调节R2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

F.记下R2的阻值。

(3)如果在步骤F中所得的R2的阻值为200Ω,则图1中被测电流表的内阻Rg的测量值为_______Ω,若仅考虑系统误差,则测量值比实际值略______选填“大”、“小”)。

(4)如果要将图中的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其内部结构如图2所示,选用电动势为1.5V的电源,则R3应选用______填写所选仪器前的字母即可)

(5)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后,如图3所示,电流表的指针分别指向0、300、600刻度线对应的电阻值大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