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一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的位置–时间图象(x–t图象),P(t1,x1)为图象上一点。PQ为过P点的切线,与x轴交于点Q(0,x2)。已知t=0时质点的速度大小为v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刻,质点的速率为![]()
B. t1时刻,质点的速率为![]()
C.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D.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如图,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位于半径为
m半圆柱体左端点A的正上方某处,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小球,其运动轨迹恰好能与半圆柱体相切于B点。过B点的半圆柱体半径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则初速度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10m/s2)( )

A.
m/s
B. 4\
m/s
C. 3
m/s
D.
m/s
如图甲所示,两个点电荷Q1、Q2固定在x轴上距离为L的两点,其中Q1带正电荷位于原点O,a、b是它们的连线延长线上的两点,其中b点与O点相距3L.现有一带正电的粒子q以一定的初速度沿x轴从a点开始经b点向远处运动(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设粒子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a、vb,其速度随坐标x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Q2带负电且电荷量小于Q1
B. b点的场强一定为零
C. a点的电势比b点的电势高
D. 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b点的电势能大
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不计的杆AO,长为R,可绕A自由转动.用绳在O点悬挂一个重为G的物体,另一根绳一端系在O点,另一端系在以O点为圆心的圆弧形墙壁上的C点.当点C由图示位置逐渐向上沿圆弧CB移动过程中(保持OA与地面夹角θ不变),OC绳所受拉力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A. 逐渐减小 B. 逐渐增大
C. 先减小后增大 D. 先增大后减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处于n=3激发态的一个氢原子回到基态时一定会辐射三种频率的光子
B. α射线的穿透能力比γ射线强
C. β衰变中的电子来自原子的内层电子
D.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压力、温度无关
第谷、开普勒等人对行星运动的研究漫长而曲折,牛顿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定律之一---万有引力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开普勒通过研究、观测和记录发现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B. 太阳雨行星之间引力的规律并不适用于行星与它的卫星
C. 库仑利用实验较为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
D. 牛顿在发现万有定律的过程中应用了牛顿第三定律的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