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小明与他的同伴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时,由于他的同伴不太明确该实...

小明与他的同伴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时,由于他的同伴不太明确该实验的目的及原理,他从实验室里借取了如下器材:

(1)下列哪些器材是多余的: ______

①电磁打点计时器②天平③低压交流电源④细绳⑤纸带⑥小车⑦钩码⑧秒表⑨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

(2)为达到实验目的,还需要的器材是: ______

(3)在该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

A.打点计时器应固定在长木板上,且靠近滑轮一端

B.开始实验时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一端

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

D.牵引小车的钩码个数越多越好

(4)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其中相邻的两个计数点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根据纸带,回答下列问题:

①相邻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s

②根据纸带上的数据,则计数点1、3时小车对应的速度分别为:v1= ______ m/sv3= ______ m/s

③据此可求出小车从12计数点内的加速度为a= ______ m/s2.(本题所有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2)、(8)刻度尺BC0.1 0.360.430.38 【解析】 (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具体的实验步骤为: ①木板平放,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连接好电路,(此步骤所需器材带滑轮长木板、打点计时器、复写纸、导线) ②穿纸带;挂钩码,(此步骤所需器材纸带、钩码、细绳) ③先接通电源,然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完一条后立即关闭电源,(此步骤所需器材小车) ④换纸带,加钩码,再做二次. ⑤处理纸带,解出某位置的速度和运动过程的加速度.(在处理纸带时需要用刻度尺处理计数点之间的距离) 从以上步骤可以看出实验中多余的是天平、秒表,即为②、⑧. (2)为达到实验目的,还需要的器材是:刻度尺; (3)打点计时器应固定在长木板上,将滑轮固定在另一端,故A错误;为了在纸带打更多的点,开始实验时小车应放在靠近打点计时器一端,故B正确;打点计时器在使用时,为了使打点稳定,同时为了提高纸带的利用率,使尽量多的点打在纸带上,要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纸带,故C正确;钩码个数应适当,钩码个数少,打的点很密;钩码个数多,打的点少,都会带来实验误差,故D错误.故选BC. (4)①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 ②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得: ③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x4-x2=2a1T2  x3-x1=2a2T2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两个加速度取平均值得:a=(a1+a2) 即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 解得:a=0.38m/s2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完全相同的三块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v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穿过第三块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块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 )

A.

B.

C.

D.

 

查看答案

在如图所示的图象中,给出的四条图线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车均做直线运动

B. 0~t1时间内,甲车通过路程大于乙车通过路程

C. 丙、丁两车相遇前,在t2时刻相距最远

D. 0~t2时间内丙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丁车的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

某跳伞运动员从悬停在高空的直升机上跳下,他从跳离飞机到落地的过程中在空中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对他的运动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 0~15s内加速度方向一直保持不变

B. 0~10s、10~15s内都在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运动

C. 0~10s内下落的距离大于100m

D. 0~15s内物体做曲线运动

 

查看答案

如图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B. 1s末甲和乙速度相同

C. 甲和乙的加速度相同

D. 甲乙在前2s内的位移相等

 

查看答案

下面几种情况,可能的是(  )

A. 物体的位移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B. 物体的速度增大而加速度减小

C. 物体的速度恒定,而加速度在变化

D. 物体的加速度恒定,而速度在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