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所示,其中甲图为叠放在一起的A、B两物体(mA>mB),紧贴着竖直粗糙墙面由静止开始下落;乙图为A、B、C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丙图为倾斜细线悬挂下的均匀直杆静止在地面上;丁图为
A、B一起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B物体受重力、压力和摩擦力
B. 乙图中A对B有弹力,且弹力方向水平向右
C. 丙图中杆与地面之间有摩擦力,且杆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D. 丁图中B受到水平向向左的摩擦力
从高空中由静止下落的物体,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至加速度为零,在此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 物体的速度变化率越来越大
B. 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C. 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
D. 物体的速度变化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对于这个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
B. 通过对斜面实验的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了落体运动的规律
C. 当时利用斜面做实验主要是考虑到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
D. 当时利用斜面做实验主要是考虑到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完全由力的大小决定
B. 只有很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很大的物体不能视为质点
C. 物体所受的重力一定竖直向下,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D. 若两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相同,则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一定相同
(14分)如图所示,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水平放置,电容为C,极板间的距离为d,上板正中有一小孔。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从小孔正上方高h处由静止开始下落,穿过小孔到达下极板处速度恰为零(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极板间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到达小孔处的速度;
(2)极板间电场强度的大小和电容器所带电荷量;
(3)小球从开始下落运动到下极板处的时间。
如图所示,CDE为光滑的轨道,其中ED是水平的,CD是竖直平面内的半圆,与ED相切与D点,且半径R=0.5m,质量m=0.1kg的滑块A静止在水平轨道上,另一质量M=0.5kg的滑块B前端装有一轻质弹簧(A、B均可视为质点)以速度 向左运动并与滑块A发生弹性正碰,若相碰后滑块A滑上半圆轨道并能过最高点C,取重力加速度
,则
(1)B滑块至少要以多大速度向前运动;
(2)如果滑块A恰好能过C点,滑块B与滑块A相碰后轻质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