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 m/s,则物体在1 s内一定运动了3 m
B. 物体在1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则物体在这1 s内的位移一定是3 m
C.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则物体在任1 s内的位移一定是3 m
D.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是3 m/s,则物体在任1 s内的路程一定是3 m
关于伽利略和牛顿对物理学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伽利略证明了惯性运动,用实验验证了维持物体运动并不需要外力
B. 伽利略证明了所有物体在忽略空气阻力时,都以同一加速度下落
C. 牛顿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的概念
D. 牛顿通过实验总结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如图,三棱镜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A=30°,∠B=60°.一束平行于AC边的光线自AB边的P点射入三棱镜,在AC边发生反射后从BC边的M点射出.若光线在P点的入射角和在M点的折射角相等,

(ⅰ)求三棱镜的折射率;
(ⅱ)在三棱镜的AC边是否有光线透出?写出分析过程.(不考虑多次反射)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绿色激光照射在双缝上,在缝后的屏幕上显示出干涉图样。若要增大干涉图样中两相邻亮条纹的间距,可选用的方法是________
A.改用红色激光
B.改用蓝色激光
C.减小双缝间距
D.将屏幕向远离双缝的位置移动
E.将光源向远离双缝的位置移动
如图所示,长为L=75cm的平底玻璃管,底部放置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现让玻璃管从静止开始以a1=16m/s2的加速度竖直向下运动,经一段时间后小球运动到管口,此时让玻璃管加速度大小减为a2=2.5m/s2,方向不变,空气阻力不计,取g=10m/s2.求:

(1)小球到达管口时小球和玻璃管的速度;
(2)从玻璃管开始运动到小球再次回到玻璃管底部所用的时间.
(12分)甲车在前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乙车在后以6m/s的速度行驶.当两车相距12m时,甲车开始刹车,加速度大小为2m/s2,问:
(1)经过多长时间两车间距离最大?
(2)他们间的最大距离为多少?
(3)经多少时间乙车可追上甲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