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1)为完成“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的实验,必须要选用的是___...

(1)为完成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的实验,必须要选用的是_____

A.有闭合铁芯的原副线圈      

B.无铁芯的原副线圈     

C.交流电源      

D.直流电源                  

E.多用电表(交流电压档)              

F.多用电表(交流电流档)

用匝数匝和匝的变压器,实验测量数据如下表,

1.80

2.80

3.80

4.90

4.00

6.01

8.02

9.98

 

 

根据测量数据可判断连接电源的线圈是_________  (填)。

 

ACE 【解析】 (1)变压器的原理是互感现象的应用.是原线圈磁场的变化引起副线圈感应电流的变化,如果原线圈中通的是直流电源.则副线圈中不会有感应电流产生.题意为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和匝数的关系.需要测量电压,所以需要一个测电压的仪器,所以需要的器材有A、有闭合铁芯的原副线圈;C交流电源; E多用电表交流电压档;故选ACE 根据题意.电压比与匝数比不相等.可知该变压器为非理想变压器,考虑到变压器有漏磁铁芯发热、导线发热等影晌判断出 U2 为原线圈上电压大小,则判断出接电源的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中给出一段形单行盘山公路的示意图,弯道1、弯道2可看作两个不同水平面上的圆弧,圆心分别为,弯道中心线半径分别为,弯道2比弯道1,有一直道与两弯道圆弧相切。质量的汽车通过弯道时做匀速圆周运动,路面对轮胎的最大径向静摩擦力是车重的1.25倍,行驶时要求汽车不打滑。(sin37°=0.6,sin53°=0.8)

(1)求汽车沿弯道1中心线行驶时的最大速度

(2)汽车以 进入直道,以的恒定功率直线行驶了,进入弯道2,此时速度恰为通过弯道2中心线的最大速度,求直道上除重力以外的阻力对汽车做的功;

(3)汽车从弯道1A点进入,从同一直径上的B点驶离,有经验的司机会利用路面宽度,用最短时间匀速安全通过弯道,设路宽,求此最短时间(A、B两点都在轨道的中心线上,计算时视汽车为质点 )。

 

查看答案

游船从码头沿直线行驶到湖对岸,小明对过程进行观察,记录数据如下表,

运动过程

运动时间

运动状态

匀加速运动

初速度;末速度

匀速运动

匀减速运动

靠岸时的速度

 

 

(1)求游船匀加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及位移大小

(2)若游船和游客总质量,求游船匀减速运动过程中所受合力的大小F;

(3)求游船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

 

查看答案

小明用电学方法测量电线的长度,首先小明测得电线铜芯的直径为1.00mm,估计其长度不超过50m,(已知铜的电阻率为Ω▪m),现有如下实验器材:①量程为3V、内阻约为3KΩ的电压表;②量程为0.6A、内阻约为0.1Ω的电流表;③阻值为0-2Ω的滑动变阻器;④内阻可忽略,输出电压为3V的电源;⑤阻值为R0=4.30Ω的定值电阻,开关和导线若干小明采用伏安法测量电线电阻,正确连接电路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的示数从0开始增加,当示数为0.5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1所示读数为_______V,根据小明测量的信息,图2P点应该______(选填a”、“b”、 “c”不接”)q点应该______ (选填a”、“b”、“c”不接),小明测得的电线长度为____________m。

 

查看答案

在研究平抛运动实验中,(1)1是横档条,卡住平抛小球,用铅笔标注小球最高点,确定平抛运动轨迹的方法,坐标原点应选小球在斜槽末端时的_______

A.球心  B.球的上端   C.球的下端

在此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B.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C.用光滑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D.y轴的方向根据重垂线确定

(2)图2是利用图1装置拍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频闪照片,由照片可以判断实验操作错误的是____

A.释放小球时初速度不为零   B.释放小球的初始位置不同  C.斜槽末端切线不水平

(3)图3是利用稳定的细水柱显示平抛运动轨迹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

 

查看答案

图中给出了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示意图,双缝间距为0.80mm,双缝到屏的距离为0.80m,波长为500nm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双缝上,在屏上形成干涉条纹,中心轴线上方第一条亮纹中心位置在处,第三条亮纹中心位置在处,现有1号、2号虫子分别从出发,以相同速度沿垂直屏方向飞行,1号虫子到达屏后,沿屏直线爬行到,2号虫子到达屏后,沿屏直线爬行到,假定两只虫子爬行速度均为,正确的是:

A. 1号虫子运动路程比2号短    B. 两只虫子运动的时间差为0.2s

C. 两只虫子运动的时间差为1.0s    D. 已知条件不够,两只虫子运动的时间差无法计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