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图装置来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主要操作如下:
①安装实验器材,调节试管夹(小铁球)、光电门和纸杯在同一竖直线上;
②打开试管夹,由静止释放小铁球,用光电计时器记录小铁球在两个光电门间的运动时间t,并用刻度尺(图上未画出)测量出两个光电门之间的高度h,计算出小铁球通过两光电门间的平均速度;
③保持光电门1的位置不变,改变光电门2的位置,重复②的操作.测出多组(h,t),计算出对应的平均速度;
④画出-t图象.
请根据实验,回答如下问题:
(1)设小铁球到达光电门1时的速度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铁球通过两光电门间平均速度
的表达式为________.(用、g和t表示)
(2)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h(cm) | 10.00 | 20.00 | 30.00 | 40.00 | 50.00 | 60.00 |
t(s) | 0.069 | 0.119 | 0.159 | 0.195 | 0.226 | 0.255 |
| 1.45 | 1.68 | 1.89 | 2.05 | 2.21 | 2.36 |
请在图坐标纸上画出-t图象.
(3)根据-t图象,可以求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______ m/s2,试管夹到光电门1的距离约为______ cm.(以上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体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
①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相邻计数点 和 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②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某质点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AB段加速后,进入BC段做匀速直线运动,从A点至C点全程所用时间为t,已知AB段长为,BC段长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点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
B. 质点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
C. 质点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
D. 质点在AB段的加速度为
一物体自t=0开始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0~6 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15 m
B. 在0~6 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20 m
C. 在0~4 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3.75 m/s
D. 在4~6 s内,物体的加速度不是恒定的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置坐标x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已知甲对应的是图像中的直线,乙对应的是图像中的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 乙做变速直线运动
C. 0~t1时间内两物体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 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我国新研制的隐形战机歼-20已经开始挂弹飞行.在某次试飞中,由静止沿直线开始加速,当加速度a不断减小至零时,飞机刚好起飞,则此过程中飞机的( )
A. 速度不断增大,位移不断减小
B. 速度不断增大,位移不断增大
C. 速度增加越来越快
D. 速度增加越来越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