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合力与分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将几个分力合成为一个合力,此方法属于类比法
B. 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而力的分解遵循代数运算法则
C. 合力大小一定比分力大
D. 合力的方向可能与某分力的方向相同、相反或不在同一直线上
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2s与5s时汽车的位移之比为( )
A. 5:4
B. 3:4
C. 4:5
D. 4:3
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以下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的重量决定的
B. 意大利学者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 英国科学家牛顿首先建立了如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等概念
D. 英国科学家牛顿提出了动力学的一条基本定律---惯性定律
(12分)如图所示,有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1 kg的小物块,从光滑平台上的A点以v0=2 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到达C点时,恰好沿C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光滑圆弧轨道,最后小物块滑上紧靠轨道末端D点的质量为M=3 kg的长木板.已知木板上表面与圆弧轨道末端切线相平,木板下表面与水平地面之间光滑,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0.4 m,C点和圆弧的圆心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60°,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
(1)小球到达C点时的速度
(2)小物块刚要到达圆弧轨道末端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3)要使小物块不滑出长木板,木板的长度L至少多大?
把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用12N的水平拉力使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在2s末撤去拉力,求:
(1)撤去拉力时,物体瞬时速度的大小.
(2)撤去拉力后,物体还能滑行的距离
公交车作为现代城市交通很重要的工具,它具有方便、节约、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等许多作用.某日,李老师在上班途中向一公交车站走去,发现一辆公交车正从身旁平直的公路驶过,此时,他的速度是1m/s,公交车的速度是15m/s,他们距车站的距离为50m.假设公交车在行驶到距车站25m处开始刹车,刚好到车站停下,停车时间10s.而李老师因年龄、体力等关系最大速度只能达到6m/s,最大起跑加速度只能达到2.5 m/s2.
(1)若公交车刹车过程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2)试计算分析,李老师是能赶上这班车,还是等下一班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