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距0.1 m的两个点电荷M和N,电荷量分别是QM=+4.0×10-9C和QN=-2×10-9C,M、N两个点电荷所受的静电力大小FM、FN分别为(k=9.0×109N・ m2/C2)( )
A. FM=7.2×10-6N,FN=7.2×10-6N
B. FM=7.2×10-6N,FN=3.6×10-6N
C. FM=3.6×10-6N,FN=7.2×10-6N
D. FM=3.6×10-6N,FN=3.6×10-6N
当导体达到静电平衡时,场强方向的特征是( )
A. 外电场E0消失
B. 感应电荷产生的附加电场E′为零
C. 导体内部的合电场E为零
D. 导体表面和内部的合电场均为零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正电荷放于电势越低处,电势能越小
B. 负电荷放于电场线越密处,电势能越小
C. 正电荷由电势低处移到电势高处,电场力作正功
D. 负电荷沿电场线移动,电势能减小
将一个正电荷从无穷远移入电场中的M点,电势能增加8.0×10-9J;若将另一个等量的负电荷从无穷远移入电场中的N点,电场力做功为9.0×10-9J,则正确的结果是( )
A. φM<φN<0
B. φM>φN>0
C. φN<φM<0
D. φN>φM>0
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台阶上静止放置一质量m=1.0 kg的小物块,它与水平台阶表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5,且与台阶边缘O点的距离s=5 m.在台阶右侧固定了一个1/4圆弧挡板,圆弧半径R=5 m,今以O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现用F=5 N的水平恒力拉动小物块,已知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1)为使小物块不能击中挡板,求拉力F作用的最长时间;
(2)若小物块在水平台阶上运动时,水平恒力一直作用在小物块上,当小物块过O点时撤去拉力,求小物块击中挡板上的位置的坐标.
某人站在高楼的平台边缘,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石子。不考虑空气阻力,g取10m/s2,则:
(1)物体上升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石子从抛出到下落至抛出点正下方60m所需的时间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