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安全,在行驶途中,车与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从驾驶员看见某一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时间里,汽车仍然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思考距离);而从采取制动动作到车完全停止的时间里,汽车又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制动距离).下表给出了汽车在不同速度下的思考距离和制动距离等部分数据.请分析这些数据,完成表格.并求出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
美国“里根”号核动力航空母舰的动力来自核反应堆,其中主要的核反应方程式是
(1)在括号内填出前的系数;
(2)用m1、m2、m3均分别表示核的质量,m表示中子的质量,则上述核反应过程中一个铀235核发生裂变产生的核能ΔE是多少?
(3)假设核反应堆的功率P=6.0×105kW,若一个铀235核裂变产生的能量为2.8×10-11J, 则该航空母舰在海上航行一个月需要消耗多少千克铀235?( 铀235的摩尔质量μ= 0.235kg/mol,一月约为t=2.6×106s,阿伏伽德罗常数NA=6.0×1023 mol-1。(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如图甲所示,用包有白纸的质量为m(kg)的圆柱棒代替纸带和重物,蘸有颜料的毛笔固定在电动机上并随之转动,代替打点计时器.当烧断悬挂圆柱棒的线后,圆柱棒竖直自由下落,毛笔就在圆柱棒表面的纸上画出记号,如图乙所示,设毛笔接触棒时不影响棒的运动.测得记号之间的距离依次为20.0 mm,44.0 mm,68.0 mm,92.0 mm,116.0 mm,140.0 mm,已知电动机铭牌上标有“1200 r/min”字样,由此研究圆柱棒的运动情况.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毛笔画相邻两条线的时间间隔T=________s,图乙中的________端是圆柱棒的悬挂端(填“左”或“右”).
(2)根据图乙所给的数据,可知毛笔画下记号D时,圆柱棒下落的速度vD=________m/s;圆柱棒竖直下落的加速度a=_______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其中斜面倾角θ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b)所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
⑴ 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
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
C.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
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穿过限位孔
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 (用字母填写);
⑵ 图(b)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 = ________ s;
⑶ 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v5 = ________ ;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a =________ .
(4) 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电压变成210 V,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A、B两辆汽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的平方(v2)随位移(x)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汽车A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B. 汽车A、B在x=6m处的速度大小为2m/s
C. 汽车A、B在x=8m处相遇
D. 汽车A、B在x=9m处相遇
图示为氢原子能级图以及从n=3、4、5、6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辐射的四条光谱线,已知从n=3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为656nm,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 四条谱线中频率最大的是Hδ
B. 用633nm的光照射能使氢原子从n=2跃迁到n=3的能级
C. 一群处于n=3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3种谱线
D. 如果Hδ可以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只要照射时间足够长,光的强度足够大,Hβ也可以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