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榨油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较早时期使用的是直接加压式榨油方法.而现在已有较先进...

榨油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较早时期使用的是直接加压式榨油方法.而现在已有较先进的榨油方法,某压榨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固定铰 链,若在A铰链处作用一垂直于壁的力F,则由于力F的作用,使滑块C压紧物体D,设CD光滑接触,杆的重力及滑块C的重力不计.压榨机的尺寸如图所 示,l0.5 mb0.05 m.求物体D所受压力的大小是F的多少倍?

 

5倍 【解析】 按力F的作用效果沿AB、AC方向分解为F1、F2,如图甲所示,则 F1=F2= 由几何知识得tanθ==10. 按力F2的作用效果沿水平向左和竖直向下分解为FN′、FN,如图乙所示,则FN=F2sinθ 以上各式联立解得FN=5F 所以物体D所受压力的大小是F的5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在游乐场的滑冰道上有甲、乙两位同学坐在冰车上进行游戏。当甲同学从倾角θ30°的光滑斜面冰道顶端A点自静止开始自由下滑时,与此同时在斜面底部B点的乙同学通过冰钎作用于冰面,从静止开始沿光滑的水平冰道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已知斜面冰道AB的高度h5 m,重力加速度g10 ms2。设甲同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无机械能变化,两人在运动过程中可视为质点。问:为避免两人发生碰撞,乙同学运动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大?

 

查看答案

图(a)为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实验步骤如下:用天平测量物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M,重物的质量m;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用米尺测量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

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

让物块从光电门A的左侧由静止释放,用数字毫秒计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和光电门B所用的时间△tA△tB,求出加速度a

多次重复步骤,求a的平均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擦因数μ

回答下列为题:

1)测量d时,某次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为1mm)的示如图(b)所示。其读数为   cm

2)物块的加速度a可用ds△tA△tB表示为a=_________

3)动摩擦因数μ可用Mm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为μ=__________

4)如果细线没有调整到水平.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   (填偶然误差系统误差)。

 

查看答案

探究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如果把钩码换成弹簧秤,则实验步骤是:

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另一端栓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和两测力计的读数F1F2

2)在纸上根据F1F2的大小,画出力的图示,猜想合力F和分力F1F2之间的可能关系。

3)只用一个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两个测力计拉时相同,记下此时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线的方向。

以上三个步骤中均有错误和疏漏,指出错在哪里.

在(1)中是        

在(2)中是        

在(3)中是        

 

查看答案

如图甲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质量为M且足够长的长木板,长木板上面叠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现对长木板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 3t(N)两个物体运动的a-t图像如图乙所示,若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图线A是小物块运动的a-t图像

B. 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

C. 长木板的质量M = 2 kg

D. 小物块的质量m = 1 kg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三角形传送带以1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都是2 m,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7°.现有两个小物块AB从传送带顶端都以1 m/s的初速度沿传送带下滑,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5,(g10m/s2,sin37°=0.6,cos37°=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A先到达传送带底端

B. 物块AB同时到达传送带底端

C. 传送带对物块AB均做负功

D. 物块AB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之比为1∶3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