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 (1)下列哪些器材是多余的____...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

(1)下列哪些器材是多余的__________.

①电磁打点计时器 ②天平 ③低压交流电源 ④细绳 ⑤纸带 ⑥小车 ⑦钩码 ⑧秒表 ⑨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

(2)为达到实验目的,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

(3)在该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打点计时器应固定在长木板上,且靠近滑轮一端

B.开始实验时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一端

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

D.牵引小车的钩码个数越多越好

(4)某次实验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如图是某次实验的纸带,舍去前面比较密的点,从0点开始,每5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1、2、3…那么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s,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x1=3.0cm、x2=7.5cm、x3=13.5cm,则物体通过1计数点的速度v1=______m/s,通过2计数点的速度v2=______m/s,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m/s2.(以上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⑧刻度尺BC0.100.380.531.5 【解析】 (1)、(2)、本实验中需要的仪器有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细绳、纸带、小力、钩码以及带有滑轮的长木板;实验中不需要测量质量,故不需要天平、秒表;为了测量数据,需要用到刻度尺; (3)A、打点计时器应固定在长木板上,在固定滑轮的另一端,故A错误; B、为了在纸带打更多的点,开始实验时小车应放在靠近打点计时器一端,故B正确; C、打点计时器在使用时,为了使打点稳定,同时为了提高纸带的利用率,使尽量多的点打在纸带上,要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纸带,故C正确; D、牵引小车的钩码并非越多越好,故D错误. 故选BC. (4)①从0点开始,每5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②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1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③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2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x12-x01=aT2 ,解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物体以速度V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B两点间,需时为t.现在物体由A点静止出发,匀加速(加速度为a1 )到某一最大速度Vm后立即作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a2)B点停下,历时仍为t,则物体的(    )

A. Vm 可为许多值,与a1 a2的大小有关    B. Vm 只能为2V,无论a1、a2为何值

C. a1、a2值必须是一定的    D. a1、a2必须满足

 

查看答案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离出发点最远的距离是10.5m

B. 46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3m/s2

C. 46s内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减小

D. 8s的平均速度是0.75m/s

 

查看答案

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6 m/s,经过10 s速度的大小变为20 m/s,则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

A. 0.8 m/s2    B. 1.4 m/s2    C. 2.0 m/s2    D. 2.6 m/s2

 

查看答案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物体在直线上运动,经2s又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

 

查看答案

对速度的定义式,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v与运动的位移x成正比,与运动时间t成反比

B. 速度v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t都无关

C. 此速度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

D.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