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下列做法合理的是_...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下列做法合理的是____

A.减小斜槽对小球A的摩擦

B.多次将A球从不同的位置释放

C.保证斜槽末端的切线沿水平方向

D.两球的质量和半径都一样大

(2)图乙是B球的落点痕迹,刻度尺的“0”刻线与O点重合,可以测出碰撞后B球的水平射程为______cm.

(3)以下选项中,________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测量的.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A球的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B.A球与B球碰撞后,A球的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C.下落时间

D.水平槽面到纸面的高度

E.A球释放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

F.A球和B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

 

(1)C (2)64.45(64.42cm〜64.49cm之间均可) (3)ABF 【解析】(1)为了保证小球离开斜槽的速度相等,每次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A球,斜槽不需要光滑,故A、B错误.为了保证小球从斜槽射出的速度水平,保证斜槽末端切线水平方向,故C正确.实验时要发生对心碰撞,两球的半径要一样大,为了保证A球不反弹,A球的质量需大于B球的质量,故D错误.故选C. (2)碰撞后B球的水平射程落点如图所示,取所有落点中靠近中间的点读数,即可取一个最小的圆的圆心,约为64.45cm; (3)根据实验原理可得mav0=mbv1+mbv2,又因下落时间相同,即可求得:maOB=maOA+mbOC,可知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A球的落地点到O点的距离OP,A球与B球碰撞后,A、B两球落点到O点的距离OM和ON,需要测量A球和B球的质量,不需要测量水平槽面离地面的高度或小球在空中飞行时间,故选AB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如图是采用正确的实验手段,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迹图0,1,2,3,4是所取的五个计数点,图中数值是各计数点对应的以厘米为单位的尺的读数.

(1)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______s

(2)计数点2到计数点3的位移______cm      

(3)由以上数据,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打下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___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在推力F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

A.     B.     C.     D.

 

查看答案

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一群氢原子处于 n=3 的激发态,在向基态跃迁的 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这群氢原子能发出三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所发出光的波长最短

B. 这群氢原子如果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所发出的光恰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所发出的光一定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现象

C. 用这群氢原子所发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2.49eV的金属钠,则从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可能为11.11eV

D. 用这群氢原子所发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2.49eV的金属钠,则从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可能为9.60eV

 

查看答案

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  

A. 内的位移为10m    B. 内的加速度为

C. 1s末与第3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    D. 1s末与第5s末加速度方向相同

 

查看答案

物体沿一直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第2s内的位移为4.0m,第3s内的位移为6.0m,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它的加速度大小是2.0m/s2

B. 它在前7s内的位移是56m

C. 它的初速度为零

D. 它在第2s末的速度为 5.0m/s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