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为5m/s2,那么刹车后2s...

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为5m/s2,那么刹车后2s与刹车后6s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 3:4

B. 3:1

C. 1:1

D. 4:3

 

A 【解析】 刹车时间为:,可知车运动4s停止,故刹车2s后的位移为,刹车6s后已经停止,故其位移为:,故刹车后2秒与开始刹车后6秒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30:40=3:4,A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20s内它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大小关系是(   )

A. 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

B. 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

C. 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相等

D. 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大小均相等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是一质点沿一条直线运动的v﹣t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0t1时间内与t1t2时间内质点的运动方向不同

B. 0t1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比t1t2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小

C. 0t1t1t2两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一定相同

D. 0t1t1t2两段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不同,方向相同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物体的速度大,加速度就大

B. 只要物体的速度变化率大,加速度就大

C. 只要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就大

D. 只要物体的速度不为零,加速度就不为零

 

查看答案

在高速公路上,分别有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块告示牌,告示牌上面的数字的意思是

A. 甲是指路程,乙是瞬时速度

B. 甲是指位移,乙是瞬时速度

C. 甲是指路程,乙是平均速度

D. 甲是指位移,乙是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

在物质的发展历程中,下面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发展(   )

A. 爱因斯坦    B. 牛顿    C. 伽利略    D. 亚里士多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