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m=1kg、大小可忽略的铁块,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g取10m/s2,
(1)若木板长L=1m,在铁块上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8N,经过多长时间铁块运动到木板的右端?
(2)若在铁块右端施加一个从零开始连续增大的水平向右的力F假设木板足够长,在图中画出铁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f随拉力F大小变化而变化的图像。
高速公路上,一辆大货车以20m/s的速度违规行驶在快速道上,另有一辆SUV小客车以32m/s的速度随其后并逐渐接近。大货车的制动性能较差,刹车时的加速度保持在4m/s2,而SUV小客车配备有ABS防抱死刹车系统,刹车时能使汽车的加速度保持在8m/s2。若前方大货车突然紧急刹车,SUV小客车司机的反应时间是0.50s,为了避免发生追尾事故,轿车和卡车之间至少应保留多大的距离?
(10分)某实验小组应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已知小车的质量为M,砝码及砝码盘的总质量为m,所使用的打点计时器所接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实验步骤如下:
A.按图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其中与定滑轮及弹簧测力计相连的细线竖直;
B.调节长木板的倾角,轻推小车后,使小车能沿长木板向下匀速运动;
C.挂上砝码盘,接通电源后,再放开小车,打出一条纸带,由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
D.改变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C,求得小车在不同合力作用下的加速度.
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对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小车的加速度与砝码盘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B.实验过程中砝码盘处于超重状态
C.与小车相连的轻绳与长木板一定要平行
D.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应为砝码和砝码盘总重力的一半
E.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应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2)实验中打出的其中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由本实验得到的数据作出小车的加速度a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的关系图象,与本实验相符合的是_____.
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弹簧弹力的时候,测得弹力的大小F和弹簧长度L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由图线可知:
(1)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____。
(2)为了用弹簧测定两木块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两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案。
①为了用某一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示A和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你认为方案______(填“甲”或“乙”)更合理。
②甲方案中,若A和B的重力分别为10.0 N和20.0 N。当A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6.0 N,b的示数为11.0 N,则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一轻细绳跨过定滑轮连接两个小球A、B,它们都穿在一光滑的竖直杆上,不计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当两球平衡时OA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OB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若两小球质量分别为mA、mB;杆对A、B的弹力为NA、NB,则( )
A.
B.
C.
D.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沿一直线运动,甲的x-t和乙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甲在3s末回到出发点,甲运动过程中,距出发点的最大距离均为4m
B. 0〜6秒内,甲、乙两物体位移都为零。
C. 第3秒内甲、乙两物体速度方向相反。
D. 2〜4s内甲的位移大小为8m,乙的位移大小为4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