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伽俐略和牛顿都是物理学发展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巧合的是,牛顿就出生在伽利略去世后...

伽俐略和牛顿都是物理学发展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巧合的是,牛顿就出生在伽利略去世后第二年。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不属于他们观点的是(  )

A.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

B. 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C. 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即惯性

D.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 【解析】 试题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物体越重,下落越快,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伽利略的观点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轻重没有关系.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伽利略和笛卡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解析】 A、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伽利略的观点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故B正确; C、牛顿第一定律认为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即惯性,故C正确; D、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物体越重,下落越快,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D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用折射率的玻璃做成一个外径为R的半球形空心球壳。一束与O′O平行的平行光射向此半球的外表面,若让一个半径为的圆形遮光板的圆心过O′O轴,并且垂直该轴放置。则球壳内部恰好没有光线射入。试求:

(1)临界光线射入球壳时的折射角θ2;

(2)球壳的内径R′.

 

查看答案

如图甲所示,两波源A、B分别位于x=1mx=9m处,产生两列简谐横波分别沿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传播速度均为υ=2m/s,振幅均为A=2cm。t=0时刻两波源同时开始振动,振动图象均如图乙所示,质点P的平衡位置处于x=5m处,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

A.质点P的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

B.t=2s 时刻,波源AB都运动到P

C.两列波在相遇区域内会形成干涉图样

D.质点P开始振动后,振幅为2cm,周期为2s

E. t=2.3 s 时刻,质点P位于平衡位置的上方且沿y轴正方向运动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细筒足够长的气缸整体竖直固定不动,粗、细筒横截面积之比为2:1,P、Q是质量不计的绝热轻活塞,两活塞与筒壁间的摩擦不计。开始时,活塞P上方盛有水银,水银面与粗筒上端恰好相平且高为L,活塞Q将理想气体分成相同A、B两部分,气柱长均为L,温度为27℃。现通过电热丝对B部分理想气体加热,使活塞P、Q缓慢上移,已知 L=38 cm,大气压强为76 cmHg,问有一半的水银进入细筒时:(假设电热丝对B气体加热时,A气体温度不变)

(1)活塞Q上升的高度是多少?

(2)B部分理想气体温度为多少摄氏度?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布朗运动反映了组成悬浮微粒的固体分子运动的不规则性

B.在水面上轻放一枚针,它会浮在水面,这是由于水面存在表面张力的缘故

C.物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都增加

D.物体体积变大时,分子势能有可能增大,也有可能减小

E.—定质量的晶体在融化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增大分子势能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位于竖直平面内,M是一块平行x轴的挡板,与y轴交点的坐标为(0,),右端无限接近虚线POQ上的N点,粒子若打在挡板上会被挡板吸收。虚线POQ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60°,其右侧区域I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挡板上方区域II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2B,挡板下方区域III内存在方向沿x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O点有两个质量均为m,电荷量分别为+q的粒子a-q的粒子b,以及一不带电的粒子c.。粒子重力不计,q>0。

(1)若粒子aO点以速率υ0沿y轴正方向射人区域III,且恰好经过N点,求场强大小E

(2)若粒子bO点沿x轴正方向射人区域I,且恰好经过N点。求粒子b的速率vb

(3)若粒子bO点以(2)问中速率vb沿x轴正方向射人区域I的同时,粒子c也从0点以速率vc沿OQ方向匀速运动,最终两粒子相遇,求vc的可能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