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

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 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B. 卢瑟福用人工转变的方法,发现了质子并预言了中子的存在

C. 汤姆生通过α散射实验,得出了原子核内部存在电子

D. 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B 【解析】 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选项A错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获得反冲核,发现了质子并预言中子的存在,选项B正确;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1897年汤姆生在研究稀薄气体放电的实验中,证明了电子的存在,测定了电子的荷质比,轰动了整个物理学界,选项C错误。贝克勒尔发现的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选项D错误; 故本题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下端系着AB两球,mA=100g,mB=500 g,系统静止时弹簧伸长x=15cm,未超出弹性限度。若剪断AB间绳,则A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求:

A的振幅为多大。

A的最大加速度为多大。(g10 m/s2

 

查看答案

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从该时刻开始计时,波上A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

(1)若此波遇到另一列简谐横波并发生稳定干涉现象,则该波所遇到的波的频率为多少?

(2)从该时刻起,再经过Δt=0.4 s,质点P(5,0)通过的路程和波传播的距离分别为多少?

(3)t=0时振动刚刚传到A点,从该时刻起再经多长时间图甲中横坐标为45 m的质点(未画出)第二次位于波峰.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实线和虚线分别是沿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t=0.06s时刻的波形图.已知在t=0时刻,x=1.5m处的质点向y轴正方向运动.

判断该波的传播方向

3T0.06s4T,求该波的波速大小.

 

查看答案

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双缝与屏的距离L,双缝间距d。用测量头来测量亮纹中心的距离。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转动手轮,使分划板左右移动,让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亮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另一条亮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

(1)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分别对准第1条和第4条亮纹的中心时,手轮上的读数如图所示,则对准第1条时读数x1对准第4条时读数x2=_____________mm;

(2)写出计算波长λ的表达式,λ=_________(用x1 x2 、L 、d表示,不用计算)。

(3)在屏上观察到了干涉条纹.如果将双缝的间距变大,则屏上的干涉条纹的间距将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量了一些数据,其中的一组数据如下所示。

(1)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摆线的长时,将摆线平放,如图 所示,刻度尺读数是____cm

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卡尺游标位置如图所示,可知摆球直径是_____cm

如图所示测出的摆长________(偏大,偏小),正确的测量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3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如图所示,则秒表所示读数为_______s。单摆的周期是_______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试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测出相应的周期,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T的数值,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所示,L的关系式=____,利用图线可求出图线的斜率k=____,再由k可求出g=____

(4) 如果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

A.未挂小球就测量绳长,然后与小球半径相加作为摆长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秒表过迟按下      

D.实验中误将29次全振动数记为30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