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实线和虚线分别是沿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和t=0.06s时刻的波形图.已知在t=0时刻,x=1.5m处的质点向y轴正方向运动.
①判断该波的传播方向
②若3T<0.06s<4T,求该波的波速大小.
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双缝与屏的距离L,双缝间距d。用测量头来测量亮纹中心的距离。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转动手轮,使分划板左右移动,让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亮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另一条亮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
(1)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分别对准第1条和第4条亮纹的中心时,手轮上的读数如图所示,则对准第1条时读数x1、 对准第4条时读数x2=_____________mm;
(2)写出计算波长λ的表达式,λ=_________(用x1、 x2 、L 、d表示,不用计算)。
(3)在屏上观察到了干涉条纹.如果将双缝的间距变大,则屏上的干涉条纹的间距将_________。
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量了一些数据,其中的一组数据如下所示。
(1)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摆线的长时,将摆线平放,如图 所示,刻度尺读数是____cm
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卡尺游标位置如图所示,可知摆球直径是_____cm
如图所示测出的摆长________(偏大,偏小),正确的测量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3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如图所示,则秒表所示读数为_______s。单摆的周期是_______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试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值,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所示,与L的关系式
=____,利用图线可求出图线的斜率k=____,再由k可求出g=____。
(4) 如果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
A.未挂小球就测量绳长,然后与小球半径相加作为摆长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秒表过迟按下
D.实验中误将29次全振动数记为30次
半圆形玻璃砖横截面如图,AB为直径,O点为圆心。在该截面内有a、b两束单色可见光从空气垂直于AB射入玻璃砖,两入射点到O的距离相等。两束光在半圆边界上反射和折射的情况如图所示,则a、b两束光
A. 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a光的传播速度较大
B. 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水中,b光的折射角大
C. 若a光照射某金属表面能发生光电效应,b光也一定能
D. 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a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大
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质元P恰在波峰,质元Q恰在平衡位置且向上振动.再过0.2s,质点Q第一次到达波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 波的传播速度为30m/s
C. 1s末质点P的位移为-0.2m
D. 0-0.9s时间内P点通过的路程为()m
如图所示为两列相干水波的叠加情况,图中的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设两列波的振幅均为5 cm,且图示的范围内振幅不变,波速和波长分别为1 m/s和0.5 m,C 点是 BE 连线的中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 、 E 两点都保持静止不动
B. 图示时刻 A 、 B 两点的竖直高度差为20 cm
C. 图示时刻 C 点正处于平衡位置且向水面下运动
D. 从图示的时刻起经0.25 s,B 点通过的路程为20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