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某兴趣小组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在空中所通过的位置,实验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在一块平整的木板表面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将该木板竖直于水平地面上,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将木板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B;又将木板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C。
(1)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是__________。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2)根据以上图中所给的物理量来求得小球初速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
小明想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利用一段弹簧、光滑轨道、物块A和B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用物块将弹簧压缩到一定程度后释放,物块沿轨道向左滑行,最高可冲到光滑斜面虚框处.
(1)实验时可通过观察同一滑块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弹性势能的大小。
(2)比较如图(a)、(b)两个实验可以初步得出,弹簧的弹性形变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就___________ 。(填“越大”或“越小”)。
(3)若物块冲上斜面的最大高度ha=hc<hb,弹性形变的大小la<lb=lc,则物块达到最高处所具有的重力势能Ea、Eb、Ec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将卫星送入椭圆轨道2,然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2、3相切于P点,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B. 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大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C. 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D. 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个用相同材料制成的轮P和Q靠摩擦传动,两轮的半径R∶r =2∶1。当主动轮Q匀速转动时,在Q轮边缘上放置的小木块恰能相对静止在Q轮边缘上,此时Q轮转动的角速度为ω1,木块的向心加速度为a1;若改变转速,把小木块放在P轮边缘也恰能静止,此时Q轮转动的角速度为ω2,木块的向心加速度为a2,则
A. B.
C. D.
如图所示,人在岸上拉船,已知船的质量为m,水的阻力恒为,当轻绳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时,船的速度为v,此时人的拉力大小为F,则此时
A. 人拉绳行走的速度为 B. 人拉绳行走的速度为
C. 船的加速度为 D. 船的加速度为
如图所示,两物块A、B套在水平粗糙的CD杆上,并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整个装置能绕过CD中点的轴OO1转动,已知两物块质量相等,杆CD对物块A、B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开始时绳子处于自然长度(绳子恰好伸直但无弹力),物块B到OO1轴的距离为物块A到OO1轴的距离的两倍,现让该装置从静止开始转动,使转速逐渐增大,在从绳子处于自然长度到两物块A、B即将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受到的静摩擦力一直增大
B. B受到的静摩擦力先增大,后保持不变
C. A受到的静摩擦力是先增大后减小
D. A受到的合外力一直在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