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2年,法籍意大利数学家拉格朗日在论文《三体问题》指出:两个质量相差悬殊的天体(如太阳和地球)所在同一平面上有5个特殊点,如图中的 L1、 L2、 L3、 L4、 L5所示,人们称为拉格朗日点。若飞行器位于这些点上,会在太阳与地球共同引力作用下,可以几乎不消耗燃料而保持与地球同步绕太阳做圆周运动。若发射一颗卫星定位于拉格朗日 L2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卫星绕太阳运动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等
B. 该卫星在L2点处于平衡状态
C. 该卫星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
D. 该卫星在L2处所受太阳和地球引力的合力比在L1处大
如图所示,桌面高为h,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桌面高H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假设物体在桌面处的重力势能为0,则小球落地时的重力势能及整个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为
A. mgh,减少 B. mgh,增加
C. ,增加 D. ,减少
某同学用200 N的力将质量为0.44 kg的足球踢出,足球以10 m/s的初速度沿水平草坪滚出60 m后静止,则足球在水平草坪上滚动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是( )
A. 4.4 J
B. 22 J
C. 132 J
D. 12000J
我国2015年利用一箭双星技术发射了两颗“北斗”导航卫星,计划到2020年左右,建成由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其他轨道卫星组成的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如图所示为其中的两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A、B,它们在同一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A的质量大于卫星B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们的线速度大小都是7.9km/s
B. 它们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相等
C. 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D. 它们的周期不一定相等
如图所示,在AB间有两轨道Ⅰ和Ⅱ,物体从轨道顶端A由静止下滑,且与两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不计物体在C点时的能量损失,物体分别沿Ⅰ和Ⅱ轨道到达底端B时摩擦力做功分别为W1和W2,则W1和W2的大小关系( )
A. W1<W2
B. W1>W2
C. W1=W2
D. 无法判断
下列有关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物体发生了位移,就一定有力对它做了功
B. 凡是受力物体,一定有力对它做了功
C. 物体既受了力,又发生了位移,则力一定对物体做了功
D. 只有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力才对物体做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