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质量m1=0.3 kg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车长L=1.5m,现有质量m2=0.2 kg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0=2 m/s从左端滑上小车,最后在车面上某处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物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取g=10 m/s2,求:
(1)物块在车面上滑行的时间t
(2)要使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物块滑上小车左端的速度v0′ 不超过多少?
如图,在水平道路上,质量为5×103kg的拖车将另一同质量的故障车拖移。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将两车连接。行驶时车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25倍。当拖车拖动故障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拖车输出功率为2×105W。在匀速行驶过程中,拖车司机发现前方有一障碍物便紧急刹车,司机反应时间为0.4s,此后拖车水平方向只受到阻力,大小为其重力的0.5倍。故障车所受阻力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g大小取10m/s2。
(1)若拖车停止时恰好与前方的障碍物不相撞,求拖车司机看到障碍物时距障碍物多远;
(2)在这一过程中,拖车和故障车不能相撞,则拖车的绳长至少是多少?
用图甲所示电路测量某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电路中AB段为拉力敏感电阻丝,拉力敏感电阻丝在拉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阻值增大,其阻值RL随拉力F线性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
(1)当AB段未施加拉力时,拉力敏感电阻丝的阻值RL=_______Ω
(2)待测电源的电动势E约为9V,内阻r约为3Ω,电流表应选择_______
A.量程3A,内阻rA=0.05Ω B.量程0.6A,内阻rA=0.20Ω
(3)改变拉力F的大小,记录电流表读数I,测得多组数据,作出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得待测电源的电动势E=_____V,内阻r=_____Ω(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某同学用a、b是两个半径相等的小球。按照以下步骤研究弹性正碰实验操作
在平木板表面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并将该木板竖直立于紧靠槽口处,使小球a从斜槽轨道上固定点处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O;
将木板水平向右移动一定距离并固定,再使小球a从固定点处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处与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得到痕迹B;
把小球b静止放在斜槽轨道水平段的最右端,让小球a仍从固定点处由静止释放,和小球b相碰后,重复多次,并使用与第二步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个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得到两球撞在木板上痕迹A和C。
(1)为了保证在碰撞过程中a球不反弹,a、b两球的质量、
间的关系是
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2)完成本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
A.小球a开始释放的高度h
B.木板水平向右移动的距离l
C.A球和B球的质、
D.O点到A、B、C三点的距离分别为、
、
;
(3)若(2)所给选项的物理量均已知,若满足条件______用测量量表示,则表示两小球发生的是弹性碰撞。
如图所示,人和木箱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木箱的质量为m,人的质量为5m.人将木箱以水平速率v(相对地面推向竖直墙壁,木箱又以速率v弹回,人接住木箱后再以速率v将木箱推向墙壁,如此反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推木箱过程中动量守恒,机械能也守恒
B. 人第一次将木箱推出的过程中,人和木箱组成的系统的动能增量为
C. 木箱每次与墙壁碰撞的过程中墙壁对木箱的冲量大小均为mv
D. 要使人不能按住木箱,人至少要推木箱3次
如图所示,圆弧轨道ABC被竖直固定,其左端点A的切线沿竖直方向,圆心O与右端点C的连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37°。现将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0.5kg的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小球从C点冲出后,最终垂直打在右方的竖直墙上的D点(未画出),C端与墙壁的水平距离为l=4.8m,不计一切摩擦和阻力,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圆弧轨道的半径为6.25m
B. 小球在轨道最低点B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10N
C. 从A到D的整个过程中,重力的功率先增加后减小
D. 从C到D重力的冲量为3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