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汽车从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在2 s内经过相距27 m的A、B两点,汽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15 m/s。如图所示,求:
![]()
(1)汽车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
(2)A点与出发点间的距离;
(3)汽车从O点到B点的平均速度大小。
(1)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下列方法中有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选取计数点,把每打5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
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
C.舍去纸带上开始时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
D.适当增加挂在细绳下钩码的个数
(2)某次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纸带上O、A、B、C、D、E、F、G为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由图可知纸带的加速度为a=________,在打D点时纸带的速度为vD=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F到G的距离为XFG=________。

(多选) “ABS”中文译为“防抱死刹车系统”,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启用ABS时,汽车能获得更强的制动性能.某汽车在启用ABS和未启用该刹车系统紧急刹车时,其车速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如图中的①、②图线所示.由图可知( )

A. 启用ABS后t1时刻车速比未启用该刹车系统时大
B. 启用ABS后减速加速度比未启用该刹车系统时大
C. 启用ABS后制动所需时间比未启用该刹车系统时短
D. 启用ABS后制动距离比未启用该刹车系统时短
甲、乙同时从A处由静止出发,沿直线AB运动,甲先以加速度a1做匀加速运动,经一段时间后,改以加速度a2做匀加速运动,到达B的速度为v0,乙一直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运动,到达B的速度也为v0。已知a1>a,则( )
A. a2<a
B. a2>a
C. 经过AB间任一点时甲的速度一定大于乙的速度
D. 经过AB间某一点时,甲的速度可能小于乙的速度
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 s时并排行驶,则( )

A. 在t=1 s时,甲车在乙车后
B. 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 m
C. 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 s
D. 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 m
在塔顶上将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抛出点为A,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 m.不计空气阻力,设塔足够高.则物体位移大小为10 m时,物体通过的路程可能为( ).
A.10 m B.20 m C.30 m D.60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