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边长为L的正六边形abcdef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

如图所示,边长为L的正六边形abcdef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从a点沿ae方向射入磁场区域,从d点离开磁场不计粒子重力,求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和到达d点的速度大小

 

; 【解析】 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作出粒子运动轨迹,求出粒子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粒子的速度;根据粒子在磁场中转过的圆心角与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求出粒子的运动时间. 线段ad的中垂线与直线ab的交点即为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设半径为R,由几何关系:, 设粒子在磁场中的速度为v,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 联立解得:, 圆弧轨迹所对圆心角:,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联立解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滑车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i.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按图连接实验装置,小滑车置于打点计时器附近,牵引端只挂一个钩码。

ii.接通电源,由静止释放小滑车,小滑车运动至木板左端附近时制动小滑车,关闭电源,取下纸带,计算加速度

iii.依次从小滑车上取下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钩码挂在牵引端,重复步骤ii,分别计算加速度……

iv.坐标系中描点,用直线拟合,计算动摩擦因数(m为牵引端钩码总质量,每个钩码质量均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实验原理及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实验中必须平衡摩擦力

B.滑轮与小滑车间的细绳应与木板平行

C.必须保证牵引端钩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滑车和车上钩码的总质量

D.还需要测得小滑车的质量

(2)某条纸带测量数据如图2所示,A、B、C、D、E、F、G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AB=4.22 cm、BC=4.65 cm、CD=5.08 cm、DE=5.49 cm、EF=5.91 cm、FG=6.34 cm 。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则小滑车的加速度值为a=________m/s2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测得图线在a轴上的截距为b,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滑车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表达式为_____

 

查看答案

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一个阻值约为的金属丝的电阻。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动势E=4V,内阻r0),电流表(0~0.1A,内阻0.5Ω),电压表(0~3V,内阻约为3kΩ),开关和导线若干,另外还有下列元件:

A.定值电阻R1阻值

B.定值电阻R2阻值

C.滑动变阻器RP1(0~50Ω,额定电流2A)

D.滑动变阻器RP2(0~500Ω,额定电流2A)

(1)为完成实验,定值电阻应选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选填“A、B、C、D”);

(2)若不考虑电表读数产生的偶然误差,则金属丝电阻Rx的测量值_______真实值(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查看答案

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D四点,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已知质点通过AB、BC段、CD段所用的时间均为T。关于质点在B点的速度表达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点分别从a处由静止开始向b处运动,甲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加速直线运动,当甲、乙分别到达b处时,它们的速度大小均为v;从a→b,甲、乙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三个质量均为m的物块a、b、c,用两个轻弹簧和一根轻绳相连,挂在天花板上,处于静止状态。现将b、c之间的轻绳剪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刚剪断轻绳的瞬间,b的加速度大小为g

B. 在刚剪断轻绳的瞬间,c的加速度大小为2g

C. 剪断轻绳后,a、b下落过程中加速度相等的瞬间,两者之间的轻弹簧一定处于原长状态

D. 剪断轻绳后,a、b下落过程中,两者一直保持相对静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