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文爱好者想计算地球表面到月球表面的距离,他通过查阅,知道了地球:质量M、半径R、表面重力加速度g1,月球半径r、表面重力加速度g2、月球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v、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T,光的传播速度c,引力常量G.用激光器向位于头顶正上方的月球表面发射出激光光束,经过t时间接收到从月球表面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该天文爱好者利用以上数据得出了多个计算地球表面与月球表面之间的距离s的表达式,其中正确的是( )
A. s=ct B. s=
-r-R
C. s=-r-R D. s=
-r-R
2018年7月27日将发生火星冲日现象,我国整夜可见,火星冲日是指火星、地球和太阳儿乎排列成一线,地球位于太阳与火星之间 此时火星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完全朝向地球,所以明亮而易于观察。地球和火星绕太阳公转的方向相同,轨迹都可近似为团,火最公转轨道半径为地球的1.5倍,则( )
A. 地球的公转周期比火星的公转周期小
B. 地球的运行速度比火星的运行速度小
C. 火星冲日现象每年都会出现
D. 地球与火星的公转周期之出为:
我国于2013年12月发射了“嫦娥三号”卫星,该卫星在距月球表面H处的环月轨道Ⅰ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运行的周期为T,随后“嫦娥三号”在该轨道上A点采取措施,降至近月点高度为h的椭圆轨道Ⅱ上,如图所示.若以R表示月球的半径,忽略月球自转及地球对卫星的影响.则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 “嫦娥三号”在环月轨道Ⅰ上需加速才能降至椭圆轨道Ⅱ
B. “嫦娥三号”在图中椭圆轨道Ⅱ上的周期为
C. 月球的质量为
D. 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关于万有引力定律F=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两物体的距离r趋近于零时,物体间的万有引力F将趋近于无穷大
B. 万有引力定律是开普勒发现的
C. 引力常量G是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测量得出的
D. 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分离球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用F=G来计算,r是两个球心之间的距离
如图所示,一飞行器围绕地球沿半径为r的圆轨道1运动.经P点时,启动推进器短时间向前喷气使其变轨,2、3是与轨道1相切于P点的可能轨道.则飞行器( )
A. 变轨后将沿轨道3运动
B. 相对于变轨前运行周期变长
C. 变轨前、后在两轨道上经P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D. 变轨前、后在两轨道上经P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第一次用实验测出万有引力常数的物理学家是( )
A. 伽利略 B. 牛顿 C. 爱因斯坦 D. 卡文迪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