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爱因斯坦光子说,光子能量E等于(h为普朗克常量,c、λ为真空中的光速和波长)( )
A. B.
C. hλ D.
下列宏观概念中,哪些是“量子化”的( )
A. 物体的长度 B. 物体所受的重力 C. 物体的动能 D. 人的个数
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有:( )
A. 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电子和质子的存在
B. 卢瑟福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证实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C. 爱因斯坦最早认识到了能量子的意义,提出光子说,并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D. 玻尔提出的原子模型,彻底否定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
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倾角θ=30°的斜面上,导轨电阻不计,间距L=0.4 m。导轨所在空间被分成区域Ⅰ和Ⅱ,两区域的边界与斜面的交线为MN,Ⅰ中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下,Ⅱ中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上,两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0.5 T。在区域Ⅰ中,将质量m1=0.1 kg,电阻R1=0.2Ω的金属条ab放在导轨上,ab刚好不下滑。然后,在区域Ⅱ中将质量m2=0.4 kg,电阻R2=0.1 Ω的光滑导体棒cd置于导轨上,由静止开始下滑。cd在滑动过程中始终处于区域Ⅱ的磁场中,ab、cd始终与导轨垂直且两端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取g=10m/s2。问
(1)cd下滑的过程中,ab中的电流方向;
(2)ab刚要向上滑动时,cd的速度v多大;
(3)从cd开始下滑到ab刚要向上滑动的过程中,cd滑动的距离x=7.8 m,此过程中ab上产生的热量Q是多少。
如图甲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电阻不计的光滑金属导轨间距d=0.5 m,导轨右端连接一阻值为R=4 Ω的小灯泡L.在矩形区域CDD′C′内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CC′长为m.在t=0时刻,电阻为r=1 Ω的金属棒ab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导轨向右运动,t=4 s时进入磁场,并恰好以v=1 m/s的速度在磁场中匀速运动。求:
(1)0~4 s内小灯泡的功率
(2)金属棒所受到的恒力大小F
(3)金属棒进入磁场后小灯泡的功率
(4)金属棒的质量m
轻质细线吊着一质量为m=0.42kg、边长为L=1m、匝数n=10的正方形线圈,其总电阻为.在线圈的中间位置以下区域分布着磁场,如图甲所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
(1)判断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2)求线圈的电功率;
(3)求在t=4s时轻质细线的拉力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