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人们发现,不同的原子核,其核子的平均质量(原子核的质量除以核子数)与原子序数有如...

人们发现,不同的原子核,其核子的平均质量(原子核的质量除以核子数)与原子序数有如图所示的关系。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和核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图可知,原子核DE聚变成原子核F时会有质量亏损,要吸收能量

B. 由图可知,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C时会有质量亏损,要放出核能

C. 已知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C时放出的射线能使某金属板逸出光电子,若增加射线强度,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

D. 由图可知,随原子序数的增大核子的平均质量选减小后增大

 

BD 【解析】图象可知,D和E核子的平均质量大于F核子的平均质量,原子核D和E聚变成原子核F时,核子总质量减小,有质量亏损,要释放出核能,故A错误;A的核子平均质量大于B与C核子的平均质量,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和C时会有质量亏损,要放出核能,故B正确;光电子的初动能是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入射光频率越高,光电子的初动能越大,增加射线强度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故C错误;由图可知,随原子序数的增大核子的平均质量选减小后增大,故D正确。所以BD正确,AC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地球年龄有多大?一直是科学研究的冲量,其中一种方法是利用天然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探测。通过对古老岩石中铀和铅的含量的测定,设铀核衰变后全部变成铅核,通过计算推出该岩石中含有岩石形成初期的一半,铀238的相对含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由此可判断(    )

A. 238的半衰期为90亿年

B. 地球年龄大约45亿年

C. 被测定的岩石在90亿年后铀、铅粒子比例约为1:4

D. 被测定的岩石在90亿年后铀、铅粒子比例约为1:3

 

查看答案

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在1.62eV3.11eV之间,当氢原子从n=3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为656nm。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氢原子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为可见光

B. 用波长为502nm的光照射,能使氢原子从n=2跃迁到n=3的能级

C. 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

D. 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产生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查看答案

关于巴耳末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巴耳末公式依据核式结构理论总结出巴耳末公式

B. 巴耳末公式反映了氢原子发光的连续性

C. 巴耳末依据氢原子光谱的分析总结出巴耳末公式

D. 巴耳末公式反映了氢原子发光的分立性,其波长的分立值并不是人为规定的

 

查看答案

(题文)用如图所示的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中,用某种频率的单色光a照射光电管阴极K,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而用另一频率的单色光b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电流计G的指针不发生偏转,那么(  )

A. a光的波长一定大于b光的波长

B. 增加b光的强度可能使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

C. a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通过电流计G的电流是由dc

D. 只增加a光的强度可使通过电流计G的电流增大

 

查看答案

在实验室或工厂的高温炉子上开一小孔,小孔可看作黑体,由小孔的热辐射特性,就可以确定炉内的温度。如图所示,就是黑体的辐射强度与其辐射光波长的关系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的辐射强度都有所降低

D. 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