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某人身系弹性轻绳自高空P点自由下落,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是人所能到达的最低...

某人身系弹性轻绳自高空P点自由下落,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是人所能到达的最低点,b是人静止悬挂时的平衡位置,把由P点到a点的过程称为过程Ⅰ,a点到c点的过程称为过程Ⅱ,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程中人的动量的改变量小于重力的冲量

B. 过程Ⅱ中人的动量的减少量的大小等于过程中重力的冲量的大小

C. 过程Ⅱ中人的动能逐渐减小到零

D. 过程Ⅱ中人的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大小

 

B 【解析】根据动量定律,过程Ⅰ中人的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重力的冲量,选项A错误;设人的质量为m,人在a点的速度为v则过程I中重力的冲量大小:IG=△P=mv,人在c点 的速度等于0,则由动量定理得过程II中人的动量的改变量大小:|△I|=|0-mv|=mv,可知过程II中人的动量的改变量大小等于过程I中重力的冲量大小。故B正确;在ab段弹性绳对人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受到的合力向下,人继续向下做加速运动,速度不断增大,动能增大。在bc段,弹性绳对人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人受到的合力向上,人向下做减速运动,速度减小,动能减小。故C错误;过程Ⅱ中人的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绳子的弹力做的功,不等于过程Ⅰ中重力做功的大小,选项D错误;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三棱镜ABC主截面如图所示,其中∠A=90°,∠B=30°,AB=30cm,将单色光从AB边上的a点垂直AB射入棱镜,测得从AC边上射出的光束与BC面垂直,已知Ba=21cm,真空中的光速,不考虑光在AC面的反射,求:

(i)三棱镜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

(ii)从a入射到AC边出射,单色光在棱镜中传播的时间;

 

查看答案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波长为630nm的红光照射在双缝上,在缝后的屏幕上显示出干涉图样。已知双缝到屏幕的距离为1.00m,测得第1条到第6条亮条纹中心间距的距离为10.5mm,则双缝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mm。若要增大干涉图样中两相邻亮条纹的间距,可选用的一项方法是______________

A.增大双缝间距

B.增大双缝到屏幕的距离

C.将光源向原离双缝的位置移动

D.将光源向靠近双缝的位置移动

 

查看答案

潜艇采用压缩空气排出海水控制浮沉,在海面上,潜艇将压强为、总体积为600m3的空气(包含贮气筒内空气,视为理想气体)压入容积为3m3贮气筒。潜至海面下方190m水平航行时,为控制姿态,将贮气筒内一部分压缩空气通过节流阀压入水舱,使15m3的水通过排水孔排向与之相通的大海。已知海面处大气压,取海水的密度

(i)潜艇下潜前贮气筒内气体的压强;

(ii)排出水后贮气筒内剩余气体的压强。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空气中的小雨滴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B.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这是高原地区温度较低的缘故

C.自行车打气越打越困难主要是因为胎内气体分子间相互排斥的原因

D.干湿泡温度计的湿泡显示的温度低于干泡显示的温度,这是湿泡外纱布中的水蒸发吸热的结果

E.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状态确定的第三个系统处于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

 

查看答案

如图,水平面上有质量mA=1kg的木板A,其上右端点放有质量mB=1kg的物块B(可视为质点)。A的左侧用长度l=3.6m的轻绳悬吊一质量为mC=0.5kg的小球C,C静止时恰好与A接触但无挤压且不触地,现将C沿A、B所在竖直平面向左拉起,当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θ=60°角时由静止释放,C运动到最低点时与A发生碰撞,碰后C立即静止,最后物块B没有从A上滑出,已知BA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0,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5,取,不考虑CA碰撞的时间,求:

(1)碰后瞬间A速度的大小;

(2)碰后木板A运动的时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