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关于玻璃折射率测量方法很多,如插针法和全反射法等。请完成下列两题: (1)在用插...

关于玻璃折射率测量方法很多,如插针法和全反射法等。请完成下列两题:

(1)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已画好玻璃砖界面两直线aa′bb′后,不小心误将玻璃砖向上稍平移了一点,如图所示,若其他操作正确,则测得的折射率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变小”)

(2)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在光具盘的中央固定一个半圆形的玻璃砖,使二者的圆心O重合。现使激光束从玻璃圆弧面一侧入射并垂直直径平面通过圆心O射出玻璃砖,记下入射光束在光具盘上所对应的刻度,以圆心O为轴逆时针缓慢转动光具盘,同时观察直径平面一侧出射光线的变化:出射光线不断向下偏转并越来越暗,直到刚好看不到出射光线为止,并记下这时入射光线在光具盘上位置的刻度。则光具盘上两次刻度分别到O连线之间的夹角θ就是光束从玻璃射向空气的_________,玻璃的折射率表达式为n= _______

 

不变; 临界角; 【解析】上移后根据大头针的位置得到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平行,即入射角和折射角大小没有变化,所以不影响,当转动光具盘正好看不到出射光线时,入射光发生了全反射,根据公式,可得折射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物理课外活动中,李刚老师制作了一个简单的多用电表,图甲为电表的电路原理图.已知选用的电流表内阻Rg=10 Ω、满偏电流Ig=10 mA,当选择开关接3时为量程250 V的电压表.该多用电表表盘如图乙所示,下排刻度均匀,C为上排刻度线的中间刻度,为考察大家对多用电表的理解上排刻度线对应数值没有标出.

(1)若指针指在图乙所示位置,选择开关接1时其读数为________mA;选择开关接3时其读数为________V.

(2)为了测该多用电表欧姆挡的电阻和表内电源的电动势,李老师指导小明同学在实验室找到了一个电阻箱,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将选择开关接2,红黑表笔短接,调节R1的阻值使电表指针满偏.

②将多用电表红黑表笔与电阻箱相连,调节电阻箱使多用电表指针指在C处,此时电阻箱如图丙所示,则C处刻度应为________Ω.

③计算得到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__V.(保留2位有效数字)

(3)调零后将电表红黑表笔与某一待测电阻相连,若指针指在图乙所示位置,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Ω.(保留2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

现要验证当合外力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其质量成反比这一物理规律.给定的器材如下:一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斜面(如图)、小车、计时器一个、米尺、天平、砝码、钩码若干.实验步骤如下(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在空格中填入适当的公式或文字.

1)用天平测出小车的质量m

2)让小车自斜面上方一固定点A1从静止下滑到斜面底端A2,记下所用的时间t

3)用米尺测量A1A2之间的距离s.则小车的加速度a=      

4)用米尺测量A1相对于A2的高度h.则小车所受的合外力F=     

5)在小车中加钩码,用天平测出此时小车与钩码的总质量m,同时改变h,使mh的乘积不变.测出小车从A1静止开始下滑到斜面底端A2所需的时间t.请说出总质量与高度的乘积不变的原因    

6)多次测量mt,以m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根据实验数据作图.如能得到一条        线,则可验证当合外力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其质量成反比这一规律.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口径较大、充满水的薄壁圆柱形浅玻璃缸底有一发光小球,则(   )

A. 小球必须位于缸底中心才能从侧面看到小球

B. 小球所发的光能从水面任何区域射出

C. 小球所发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后频率不变

D. 小球所发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后传播速度变大

 

查看答案

美国科研人员2016211日宣布,他们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于去年9月首次探测到引力波,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所做的猜测。在爱因斯坦的描述中,有质量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时空发生扭曲,物体质量越大,时空就扭曲的越厉害。当有质量的两物体加速旋转的时候,他们周围的时空会发生起伏,震颤,波浪……这种时空扰动以波(涟漪)的形式向外传播,这就是引力波。其实只要有质量的物体加速运动就会产生引力波,不同方式产生的引力波的波长是不一样的。引力波是以光速传播的时空扰动,是横波。引力波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极度微弱,因此它的衰减也是极度缓慢的。引力波的发现为我们打开了研究宇宙的全新窗口,引力波携带着与电磁波截然不同的信息,将为我们揭示宇宙新的奥秘。根据上述材料做下列推断,其中一定错误的是(      )

A. 引力波应该只能在真空中传播

B. 引力波应该携带波源的信息

C. 引力波不会有偏振现象

D. 引力波应该不容易被探测到

 

查看答案

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危机引起世界对安全利用核能的关注。泄漏的污染物中含有 发生衰变时会释放 射线; 发生衰变时会释放γ射线,过量的射线对人体组织有破坏作用。核泄露一旦发生,应尽量避免污染物的扩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γ射线电离作用很强

B. 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

C. 目前世界上运行的核电站均采用重核裂变

D. 可以通过降低温度减小污染物的半衰期,从而减小危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