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教材中模仿布朗实验所做的一个类似实验中记录的其中一个小炭粒的“运动轨迹”.以小炭粒在A点开始计时,图中的A、B、C、D、E、F、G…各点是每隔30s小炭粒所到达的位置,用折线连接这些点,就得到了图中小炭粒的“运动轨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图中记录的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
B. 在第75 s末,小炭粒一定位于C、D连线的中点
C. 由实验可知,小炭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显著
D. 由实验可知,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 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C. 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一定减小
D. 物体的温度较高,分子运动越激烈,每个分子的动能都一定越大
如图为远距离输电示意图,发电机的输出电压U1和输电线的电阻、理想变压器匝数均不变,且n1:n2=n4:n3.当用户消耗的功率增大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用户的总电阻增大
B. 用户的电压U4增加
C. U1:U2=U4:U3
D. 用户消耗的功率等于发电机的输出功率
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n1=l100匝,副线圈匝数n2=220匝,交流电源的电压(V),电阻R=44
,电压表、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则
A. 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B. 电流表Al的示数为0.2A
C. 电流表A2的示数为A
D. 电压表的示数为44V
如图所示,L1、L2是高压输电线,图中两电表示数分别是220V和10A,已知甲图中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0:1,乙图中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10,则
A. 甲图中的电表是电压表,输电电压为2200 V
B. 甲图是电流互感器.输电电流是100 A
C. 乙图中的电表是电压表,输电电压为22000 V
D. 乙图是电流互感器,输电电流是100 A
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电阻R1、R2和R3的阻值分别为3 Ω、1 Ω和4 Ω,为理想交流电流表,U为正弦交流电压,其有效值恒定。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4I。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
A. 2 B. 3 C. 4 D.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