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某同学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 (1)他组装单摆时,在摆线上端的悬点...

某同学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

1)他组装单摆时,在摆线上端的悬点处,用一块开有狭缝的橡皮夹牢摆线,再用铁架台的铁夹将橡皮夹紧,如图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       (填字母代号)。

A.保证摆动过程中摆长不变

B.可使周期测量得更加准确

C.需要改变摆长时便于调节

D.保证摆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

2)他组装好单摆后,在摆球自然悬垂的情况下,用毫米刻度尺从悬点量到摆球的最低端的长度L0.9990 m,再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结果如图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       mm,单摆摆长为      m

3)如图所示的振动图象真实地描述了对摆长为1 m的单摆进行周期测量的四种操作过程,图中横坐标原点表示计时开始,ABC均为30次全振动的图象,已知sin 5°0.087sin 15°0.26,这四种操作过程合乎实验要求且误差最小的是      (填字母代号)。

 

(1)AC ; (2)12.0mm,0.9930m ; (3)A 【解析】试题分析:(1)在摆线上端的悬点处,用一块开有狭缝的橡皮夹牢摆线,再用铁架台的铁夹将橡皮夹紧,是为了防止动过程中摆长发生变化,如果需要改变摆长来探究摆长与周期关系时,方便调节摆长,故AC正确.故选:AC. (2)游标卡尺示数为d=12.0mm=0.0120m;单摆摆长为: (3)当摆角小于等于5°时,我们认为小球做单摆运动,所以振幅约为:1×0.087m=8.7cm,当小球摆到最低点开始计时,误差较小,测量周期时要让小球做30-50次全振动,求平均值,所以A合乎实验要求且误差最小,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下图甲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n1∶n25∶1,电阻R20 ΩL1L2为规格相同的两只小灯泡,S1为单刀双掷开关.原线圈接正弦交变电源,输入电压u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现将S11S2闭合,此时L2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输入电压u的表达式u20sin 100πtV

B. 只断开S2后,L1L2均正常发光

C. 只断开S2后,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增大

D. S1换接到2后,R消耗的电功率为08 W

 

查看答案

如图甲所示,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取向右为正方向,振子的位移x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0.3 s时,振子的速度方向向左

B. t=0.2 s时,振子在O点右侧6 cm

C. t=0.4 st=1.2 s时,振子的加速度完全相同

D. t=0.4 st=0.8 s的时间内,振子的速度逐渐增大

 

查看答案

某质点做简谐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为:x=3sin(t) cm,则(  )

A. 质点的振幅为3 cm

B. 质点振动的周期为3 s

C. 质点振动的周期为s

D. t=0.75 s时刻,质点回到平衡位置

 

查看答案

从同样高度落下的玻璃杯,掉在水泥地上容易打碎,而掉在草地上不容易打碎,其原因是(  )

A. 掉在水泥地上的玻璃杯动量大,而掉在草地上的玻璃杯动量小

B. 掉在水泥地上的玻璃杯动量改变大,掉在草地上的玻璃杯动量改变小

C. 掉在水泥地上的玻璃杯动量改变快,掉在草地上的玻璃杯动量改变慢

D. 掉在水泥地上的玻璃杯与地面接触时,相互作用时间短,而掉在草地上的玻璃杯与地面接触时,相互作用时间长.

 

查看答案

蹦极运动中,长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绑在人身上,人从几十米高处跳下.将蹦极过程简化为人沿竖直方向的运动.从绳恰好伸直,到人第一次下降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绳对人的冲量始终向上,人的动量先增大后减小

B. 绳对人的拉力始终做负功,人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C. 绳恰好伸直时,绳的弹性势能为零,人的动能最大

D. 人在最低点时,绳对人的拉力等于人所受的重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