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l)如图1所示,某同学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先将白纸平铺在木板上并用...

(l)如图1所示,某同学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先将白纸平铺在木板上并用图钉固定,玻璃砖平放在白纸上,然后在白纸上确定玻璃砖的界面aa和bb。O为直线AO与aa'的交点。在直线OA上竖直地插上Pl、P2两枚大头针。

该同学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有       

A.插上大头针P3,使P3仅挡住P2的像

B.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1的像和P2的像

C.插上大头针P4,使P4仅挡住P3

D.插上大头针P4,使P4挡住P3和P1、P2的像

过P3、P4作直线交bb于O,过O作垂直于bb的直线NN,连接OO。测得图1中角αβ的大小。则玻璃砖的折射率n=           

如图所示,该同学在实验中将玻璃砖界面aa和bb的间距画得稍宽。若其他操作正确,则折射率的测量值____准确值(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①BD ②sinβ/sinα ③小于 【解析】①根据“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步骤,在直线OA上竖直地插上Pl、P2两枚大头针,该同学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有,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1的像和P2的像;插上大头针P4,使P4挡住P3和P1、P2的像。②由折射定律,玻璃砖的折射率n= sinβ/sinα。③该同学在实验中将玻璃砖界面aa′和bb′的间距画得稍宽,致使得到的折射角较大,折射率的测量值小于准确值。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做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时

(1)为了减小测量周期的误差,摆球应在经过最______ (填)点的位置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1,摆球每次通过该位置时计数加1。当计数为63时,所用的时间为t秒,则单摆周期为______秒.

(2)实验时某同学测得的g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A.实验室的海拔太高

B.摆球太重

C.测出n次全振动时间为t,误作为(n+1)次全振动时间进行计算

D.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了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3)有两位同学分别在北京和厦门两地较准确地探究了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并由计算机绘制了图像(如图甲所示)。北京的同学所测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是______ (“A”“B”)。另外,在厦门做探究的同学还利用计算机绘制了a、b两种单摆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a、b两单摆的摆长之比=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玻璃砖的横截面为半圆形。O为圆心,强度和和频率均相同的细平行光束ⅠⅢ从侧面入射,经调整使光束Ⅱ的入射方向正对圆心,且该光束恰好不能从AOB面射出。那么,光束ⅠⅡ进入玻璃后的情况是(不考虑二次反射) (    )

A. 光束Ⅰ有部分从AOB面射出

B. 光束Ⅲ有部分从AOB面射出

C. AOB面上反射时,光束Ⅲ的反射角比Ⅰ的大

D. AOB面上反射时,光束Ⅰ的反射角比Ⅲ的大

 

查看答案

图示为一直角棱镜的横截面, .一平行细光束从点沿垂直于面的方向射入棱镜.已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若不考虑原入射光在面上的反射光,则有光线(   

A. 面射出

B. 面射出

C. 面射出,且与面斜交

D. 面射出,且与面垂直

 

查看答案

两束单色光a、b平行地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了如图所示的折射现象(α>β)。下列正确的是(  )

A. 光束b的频率比光束a的频率高

B. 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光束a比光束b

C. 水对光束a的折射率比水对光束b的折射率小

D. 若光束从水中射向空气,则光束b的临界角比光束a的临界角大

 

查看答案

根据图中的漫画,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看到的是鱼的实像,位置变浅了些

B.人看到的是鱼的虚像,位置变浅了些

C.鱼看到的是人的实像,位置偏低了些

D.鱼看到的是人的虚像,位置偏高了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