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的判断正确的是
A. 因为石英是晶体,所以由石英制成的玻璃也是晶体
B. 食盐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食盐是晶体
C. 蔗糖受潮后粘在一起,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所以它是非晶体
D. 用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蜂蜡是晶体
已知氢原子基态的电子轨道半径为r1=0.528×10–10 m,量子数为n的能级值为.
(1)求电子在基态轨道上运动的动能;
(2)有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3的激发态,画一张能级图,在图上用箭头标明这些氢原子能发出哪几种光谱线?
(3)计算这几种光谱线中波长最短的波长.(静电力常量k=9×109 N·m2/C2,电子电荷量e=1.6×10–19 C,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真空中光速c=3.00×108 m/s)
在2018年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比赛中,中国选手隋文静韩聪组合获得亚军。如图所示为某次训练中情景,他们携手滑步,相对光滑冰面的速度为1.0m/s,韩聪突然将隋文静向原先运动方向推开,推力作用时间为2.0s,隋文静的速度大小变为4.0m/s,假设隋文静和韩聪的质量分别为40kg和60kg,求:
(1)推开后韩聪的速度大小;
(2)推开过程中隋文静对韩聪的平均作用力大小;
(3)推开过程中韩聪做的功。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从A→B→C→A的变化过程可用如图所示的P-V图线描述,气体在状态C时温度为Tc=300K,求:
I.气体在状态A时的温度TA,并判断A、B状态温度的高低:
II.若气体在A→B过程中吸热500J,则在A→B过程中气体内能如何变化?变化了多少?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应用气垫导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装置。
(1)实验操作如下:
a.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1、滑块2的质量m1、m2;用游标卡尺测出两遮光片的宽度d1、d2;
b.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
c.在滑块1和滑块2间放入一个锁定的压缩弹簧,用细绳固定,静止放置在气垫导轨上;
d.剪断细绳,读取滑块1、滑块2与弹簧分离后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
e.利用上述测量数据,若得出关系式___________成立,即可得出碰撞中守恒的量是动量的矢量和。
(2)关于该实验方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遮光片应选择较窄的
B.两滑块的质量应该相同
C.若两遮光片的宽度相同则不需要测出其宽度
(3)本实验需要调节气垫导轨水平,调节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某同学实验前没有调节气垫导轨水平,重复进行了多次实验,结果总是滑块1的动量大于滑块2的动量,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导轨左侧_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导轨右侧;
(5)某同学利用上述数据还测出被压缩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EP,则弹性势能EP=_____。
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现象,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的概念,并给出了光电效应方程。但这一观点一度受到质疑,密立根通过下述实验来验证其理论的正确性,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
(1)为了测量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实验中双刀双掷开关应向_____闭合。(填“上”或“下”)
(2)如果实验所得图象如图2所示,其中
、
、
为已知量,元电荷带电量为
。那么:
①只需将________与普朗克常量h进行比较,若在误差许可的范围内二者相等,则证明“光电效应方程”是正确的。
②该实验所用光电管的K极材料的逸出功为 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