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同学均设计了动摩擦因数的实验,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置于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的长直木板,B为木板上放置的额质量为m的物块,C为物块右端连接一个轻质弹簧测力计,连接弹簧的细绳水平,实验时用力向左拉动A,当C的示数稳定后(B仍在A上),读出其示数F,则该设计能测出______(填“A与B”几瓶“A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其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2)乙同学的设计如图乙所示,他在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上固定A、B两个光电门,与光电门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带有遮光片的物块在其间的运动时间,与跨过定滑轮的轻质细绳相连的轻质测力计能显示挂钩处所受的拉力,长木板固定在水平面上,物块与滑轮间的细绳水平,实验时,多次改变沙桶中沙的质量,每次都让物块从靠近光电门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读出多组测力计示数F及对应的物块在两光电门之间的运动时间t;在坐标系中作出的图线如图丙所示,图线的斜率为k,与纵轴的截距为b,因乙同学不能测出物块质量,故该同学还应该测出的物理量为_________(填所测物理量及符号)。根据所测物理量及图线信息,可知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
将小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砝码的移动很小。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M和m,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砝码与纸板左端的距离和砝码与桌面右端的距离均为d,现用水平向右的恒力F拉动纸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F一定大于2μ(M+m)g
B. 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时,纸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μ(M+m)g
C. 若砝码与纸板分离时的速度不大于,砝码不会从桌面上掉下
D. 当F=2μ(M+2m)g时,砝码恰好到达桌面边缘
如图所示,间距为L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弯成“∠”形,底部导轨面水平,倾斜部分与水平面成θ角,导轨上端与阻值为R的固定电阻相连,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导体棒ab和cd均垂直于导轨放置,且与导轨间接触良好。两导体棒的电阻值均为R,其余部分电阻不计。当导体棒cd沿底部导轨向右以速度v匀速滑动时,导体棒ab恰好在倾斜导轨上处于静止状态,导体棒ab的重力为mg,则
A. 导体棒cd两端电压为BLv
B. t时间内通过导体棒cd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C. 导体棒ab所受安培力为mgtanθ
D. cd棒克服安培力做功的功率为
如图a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甲、乙两个电荷。t=0时,甲静止,乙以初速度6 m/s向甲运动。此后,它们仅在静电力的作用下沿同一直线运动(整个运动过程中没有接触),它们运动的vt图象分别如图b中甲、乙两曲线所示。则由图线可知
A. 两电荷的电性一定相反
B. t1时刻两电荷的电势能最大
C. 0~t2时间内,两电荷的静电力先增大后减小
D. 0~t3时间内,甲的动能一直增大,乙的动能一直减小
据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记者21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了解到,已在轨工作1630天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完成与三艘神舟飞船交会对接和各项试验任务后,由于超期服役两年半时间,其功能已于近日失效,正式终止了数据服务。根据预测,天宫一号的飞行轨道将在今后数月内逐步降低,并最终再入大气层烧毁。若天宫一号服役期间的轨道可视为圆且距地面h(h≈343 km),运行周期为T,地球的半径为R,下列关于天宫一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因为天宫一号的轨道距地面很近,其线速度小于同步卫星的线速度
B. 女航天员王亚平曾在天宫一号中漂浮着进行太空授课,那时她不受地球的引力作用
C. 天宫一号再入外层稀薄大气一小段时间内,克服气体阻力做的功小于引力势能的减小量
D. 由题中信息可知地球的质量为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 、m2的物块A和B通过一轻弹簧连接在一起并放置于水平传送带上,水平轻绳一端连接A,另一端固定在墙上,A、B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均为μ。传送带顺时针方向转动,系统达到稳定后,突然剪断轻绳的瞬间,设A、B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A和aB,(弹簧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则
A. ,aB=μg
B. aA=μg,aB=0
C. ,aB=0
D. aA=μg,aB=μ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