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a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甲、乙两个电荷。t=0时,甲静止,乙以初速度6 m...

如图a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甲、乙两个电荷。t=0时,甲静止,乙以初速度6 m/s向甲运动。此后,它们仅在静电力的作用下沿同一直线运动(整个运动过程中没有接触),它们运动的v­t图象分别如图b中甲、乙两曲线所示。则由图线可知

A. 两电荷的电性一定相反

B. t1时刻两电荷的电势能最大

C. 0~t2时间内,两电荷的静电力先增大后减小

D. 0~t3时间内,甲的动能一直增大,乙的动能一直减小

 

BC 【解析】A、由图像看出,甲从静止开始与乙同向运动,说明甲受到了乙的排斥力作用,则知两电荷的电性一定相同.故A错误. B、由于甲乙之间是排斥力,所以当甲乙之间的距离减小时说明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结合图像可知在t1时电势能由最大值,故B错误; C、图像包围的面积代表甲乙走过的位移,从图像上可以看出在0~t2时间内甲乙之间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大,所有静电力先增大后减小,故C正确; D、0~t3时间内,甲的动能一直增大,乙的动能先减小后反向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新华社北京321日电,记者21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了解到,已在轨工作1630天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完成与三艘神舟飞船交会对接和各项试验任务后,由于超期服役两年半时间,其功能已于近日失效,正式终止了数据服务。根据预测,天宫一号的飞行轨道将在今后数月内逐步降低,并最终再入大气层烧毁。若天宫一号服役期间的轨道可视为圆且距地面h(h≈343 km),运行周期为T,地球的半径为R,下列关于天宫一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因为天宫一号的轨道距地面很近,其线速度小于同步卫星的线速度

B. 女航天员王亚平曾在天宫一号中漂浮着进行太空授课,那时她不受地球的引力作用

C. 天宫一号再入外层稀薄大气一小段时间内,克服气体阻力做的功小于引力势能的减小量

D. 由题中信息可知地球的质量为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m2的物块AB通过一轻弹簧连接在一起并放置于水平传送带上,水平轻绳一端连接A,另一端固定在墙上,AB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均为μ。传送带顺时针方向转动,系统达到稳定后,突然剪断轻绳的瞬间,设AB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AaB,(弹簧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

A. aBμg

B. aAμgaB=0

C. aB=0

D. aAμgaBμg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内壁光滑,四角呈圆弧状和长方形空腔管,位于竖直平面内,BD等高,两个同样的小球,从静止开始由A点分别从左右两侧运动到C点,不计碰撞能量的损失,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球同时到达C点,动量相等

B. 两球同时到达C点,动量不等

C. 两球到达C时的速率相同,左侧先到达

D. 两球到达C时的速率相同,右侧先到达

 

查看答案

在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中,有一原来静止的原子核,该核衰变后,放出的带电粒子和反冲核的运动轨迹分别如图中a、b所示,由图可以判定(  )

A. 该核发生的是α衰变

B. 该核发生的是β衰变

C. a表示反冲核的运动轨迹

D. 磁场方向一定垂直纸面向里

 

查看答案

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针对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内容及过程,有以下叙述:

①伽利略后来借助数学知识发现,如果速度与位移成正比,将会推导出复杂的结论;

②伽利略相信,自然界的规律是简洁明了的,他猜想自由落体运动一定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它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

③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的重量决定的,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和实验证实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是错误的;

④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来证明速度与时间成正比的猜想是正确的,并进行了合理外推:当倾角为90°时,运动变为自由落体,其性质不变,而且所有物体下落的加速度都是一样的。

根据伽利略研究的真实过程,你认为下列排序科学合理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①④    C. ②①③④    D. ②③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